蘭若寺小妖 作品

第177章 項目的選擇

 張清明抵達星沙火車站,在徐華宇安排的地方休息時,才打通了上海老八廠鍋爐分廠傳達室的電話。

 部分受影響的程控電話總算得到了恢復。

 兩人只是簡單的聊了幾句,張清明聽得出唐欣雨那邊似乎非常的忙。

 得知唐欣雨沒出事,張清明心態淡然了很多,也有閒心看起車廂裡的人生百態來。

 火車進入贛省境內,一路上大山翠峰處處,雲霧雨露延綿,車廂裡的乘客們紛紛耗幹了談性。

 香菸霧氣繚繞中,交雜著一些人的咳嗽聲,卻顯得整個車間寂靜了下來。

 張清明也在閉目養神,思考著自己上海一行的重要目的。

 關於上海的那個展會,上輩子參加過多次大型展會的張清明對其抱著極大的期待感。

 出發前他在隨身城市裡做了不少功課。

 張清明之前看好的是芯片業。

 他也是在看過資料後才知道,在七十年代,華國的芯片業竟然是國際先進水平的那一檔次。

 他很難想象那個十年過後的華國,竟然有七十多個集成電路廠,八零研發出來的光刻機還是國際先進水平!

 可惜的是改革開放市場開放後,全國上下都將精力用在了石化等大型工業領域。

 這些大工業也成就了華國未來十多年的經濟高速發展。

 後世的人都知道芯片業是一個需要巨大投資的行業。

 可芯片業在國內的市場很小,在失去上級撥款自負盈虧後,這些廠家面對國外產品的競爭紛紛落敗,最後甚至差點全軍覆沒。

 八十年代初的國際芯片業風雲突變,鷹醬的芯片雙雄還在內鬥,卻沒發現島國的芯片業已經悄然崛起。

 兩國芯片業大戰,導致全球芯片價格一降再降。

 剛剛打開國門的華國芯片業,被一波廉價國際芯片直接騎臉輸出,褲子都賠了個乾淨。

 他們此時輸的並不是最尖端的技術,而是輸在成本、管理和產品定位上。

 在1978年,國內生產的芯片裡,達到國際良品標準的只有區區400塊,這還是生產的最基礎的8086芯片。

 而這個芯片在1978年就已經落後了世界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