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q 作品

第190章 疍民

 魚鮔選用的是北部灣青鱗魚,這種魚體形較長,呈青綠色,肉細嫩,骨刺少,以前海邊人喜歡用這種魚來做酸魚,與疍民菜的酸魚不同,疍民的酸魚是用米醋來醃的,而疍民菜的魚鮔是用鹽來醃的,做法不一樣,味道也就不同,魚鮔的口感要比酸魚更脆。 

 魚鮔選用的是生鹽,也就是未經加工的鹽,把生鹽炒熱搓揉魚後,密封儲存起來,時間久了就有了味道。搓魚鹽是一個很費力的活,所以要女人才能做的精細。以前疍民船上的活很勞累,女人在家做的細活,男人是不做的。 

 疍民菜的鹹香,與陸地上菜的鹹香不同,與潮州菜的鹹香不同,它是帶酸味的,這種酸味不是醋酸味,而是來自魚鹽的發酵,是一種獨特的酸香。加上魚鮔本身帶有的青魚香味,所以每次開瓶都會出現一陣特別的香。 

 傳統的魚鮔製作,用土燒瓦缸醃製,現在的人為了方便多用玻璃瓶,但味道沒有土燒瓦缸醃製的魚鮔好。因為玻璃瓶無法模擬土壤的溫度、溼度,影響的魚鮔的深淺、清濃度,也就影響了魚鮔的口感。 

 特別是吃白切雞的時候卻非魚鮔不可。舀上一小碗赤紅色的魚鮔,蘸上一塊自家養的本地雞肉,嫩滑清香的雞肉,遇到濃腥生鮮的魚汁,二者在嘴巴里融合、碰撞,對味蕾、嗅覺產生強烈的刺激,極其美味、極其開胃,叫人慾罷而不能。 

 魚鮔的選擇很有講究,年份不夠的魚鮔自然會影響魚鮔百花雞的味道。老魚鮔會比小魚鮔好吃,這是因為醃製的時間越長,魚鮔的清濃度就越高,蒸雞的時候自然會融入的更多,與白切雞融合的更好。 

 當然,除了魚鮔百花雞,魚鮔還可以做魚鮔蒸蛋、魚鮔燒鴨、魚鮔燜豬腳等,都是傳統疍民菜。隨著疍民生活的變遷,這些傳統疍民菜也越來越少見了。 

 傳統疍民菜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喜歡酸、辣的味道,除了魚鮔百花雞,還有酸湯魚、酸湯豬手等,這都是與其他菜系不同的。傳統的酸,是指用米醋來醃製海產品,除了酸湯魚、酸湯豬手外,還有酸魚、酸蝦等。 

 酸湯魚,就是先爆炒姜蒜,再放野山椒,然後注入清泉水,煮一會兒便成酸湯,把魚片放酸湯裡煮熟即可。這種菜對魚片的要求很高,一定要選用新鮮的魚片,而且不能煮太久,不然魚片就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