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王文博的感情史

 相親的時候說的,是不要錢,只要50斤細糧。 

 50斤細糧也不便宜了,在我們村兒,好多人結婚,也就二三十斤粗糧。 

 我當時就有點兒打退堂鼓,因為家裡面連粗糧都吃不飽,哪裡來的細糧。 

 後來我媽說,讓我相處看看,媒人說那姑娘也是勤勞能幹的,幹活的一把好手。 

 我媽就說,只要相處合適,到時候去借一點兒,結了婚後再慢慢還。 

 我想也是,我一個大男人掙滿公分,一年,兩年怎麼也把50斤細糧給還完了。 

 就這樣,和那姑娘相處了有一個月後,我也覺得那姑娘還可以。 

 姑娘對媒人說也對我滿意,聽了媒人的話,我們家也想讓我早點結婚,就給媒人說,定個日子我家送50斤粗糧作為彩禮。 

 結果給媒人說了後,媒人去把姑娘家說了,姑娘家就變卦了,說50斤細糧少了,要60斤才答應。 

 我母親聽了後,沒有說話,問我的意見,我想著,應該是那姑娘家重男輕女。 

 在鄉下重男輕女很常見,彩禮臨時變卦也正常,只是多十斤細糧。 

 我覺得可能是姑娘做不了主,不就十斤細糧嗎?咬咬牙答應了,就是對借一點兒的事。 

 我爸媽也只能答應,可是我幾個嫂子聽了就不樂意了,他們結婚的時候才二三十斤粗糧,我娶媳婦要的太多了。 

 這個我也是知道的,為了不讓父母為難,我就對我幾個哥嫂說,我結婚所欠下的債,結婚以後我自己還。 

 幾人嫂子就沒有意見了,我爸媽就去給我東借西借,還給大隊上說了很久的好話,才借夠了60斤糧食。 

 借道糧食的第二天,我就高興揹著糧食去了女方家,你們猜怎麼著。” 

 宋清衍問道“怎麼著” 

 幾人都一臉好奇的看著王文博,等著他繼續說,包括李文軒都不知道全部的過程,只知道王文博的婚事黃了,不知道具體原因。 

 王文博繼續說道“結果還沒進門,就聽見屋裡有說話聲。 

 是那姑娘的聲音,畢竟相處了幾次,聲音還是能聽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