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嘟雪球來啦 作品

第436章 大勝

 第436章大勝

 t-90Bhishma,構型基本上與俄羅斯t-90相同,但採用了更強大的發動機、新的裝甲系統、新的干擾系統、新的激光預警接收器、改裝後的夜視設備、甚至部分型號還有主動防禦系統。

 這款坦克跟t-72使用的是一個級別的硬化鋼殼,但在炮塔前方加裝了複合材料插板和爆炸反應裝甲,在防禦力上,要超過t-72一大截。

 同樣的,這款坦克的火力也相當強大。

 2A46m125毫米滑膛主炮,配備高爆、榴彈、累觸式穿甲彈和反坦克導彈,射擊距離在700到1100米之間,而炮管穩定系統則讓它的射擊準確度大幅提高。

 可以說,在不考慮北邊那個老大哥的前提下,這玩意兒完全是橫掃南亞、東南亞的存在。

 單單以地面裝甲而言,別說老緬了,整個中南半島加起來都不夠t-90Bhishma打的。

 這種東西出現在蒲北,就相當於是街頭混混鬥毆的戰場上扔進了一把大關刀,如果沒有剋制手段,那絕對是大殺四方的節奏。

 但好在,東風兵團早就已經做好了準備。

 t-90露頭的瞬間,在空中游弋的水上飛機就已經鎖定了它的蹤跡,緊接著,反坦克方陣與空中力量建立通訊,根據空中反饋的位置信息,8架反坦克炮車迅速機動,在雙向機械裝表擾動式簡易火控系統的指引下,第一輪炮火傾瀉而出!

 巨大的轟鳴聲響起,一陣塵煙之後,兩輛t-90藏身的那個山頭,甚至都已經被削去了一層。

 一發入魂、打完就走、功能多樣.能對海射擊。

 陳沉拍了拍他的肩膀,繼續說道:

 “你這次頂住了,重傷都不下火線,一定會讓你好好補補身子。”

 他們的到來如同虎入羊群,重甲、重火力、高戰場感知能力、高協同性。

 69年的時候,珍寶島事件爆發,北邊真正意識到了己方反坦克力量與強敵重裝甲單位之間的差距,於是便在70年代初開始了一項規模宏大的反坦克武器研製計劃。

 5分鐘之後,突擊隊徹底控制了北岸灘頭,他們所建立的防線,甚至比南邊的裝甲戰鬥群更加牢不可破。

 再過最多20分鐘,他們就可以搭建出可以供裝甲部隊通過的堤壩。

 “換破片殺傷彈,打擊步兵單位!”

 在半自動裝載裝置的加持之下,炮群開火的速度達到了每分鐘8發以上,清水河北岸徹底變成了一片火海。

 他沒有繼續說下去,但他所表達的意願,卻已經展露無遺。

 “火鳥三號,準備投放。”

 “這樣的速度如果在我們這裡搞大基建的話.”

 而當他們調轉炮口之後,清水河的局勢再一次發生了鉅變。

 陳沉一聲令下,反坦克炮群瞬間化身為反步兵炮群。

 是時候過河了。

 “怎麼會這麼快這是哪裡來的建築公司?”

 東西走向的清水河流量瞬間大減,而這時候,那些裝甲挖掘機也已經全力開動。

 “明白,炮火延伸。”

 同樣的,看到這一幕的彭德仁也是激動不已,但,他激動的點跟鮑軍鋒卻又有所不同。

 那時候的北邊技術實力薄弱、裝備落後,在各個領域完全沒有正面對抗的能力,所以“非對稱對抗”的思想愈發佔據主流。

 陳沉提前挖掘的河溝分流了大量清水河的河水,藉助山谷和舊河道的便利,將水直接繞過主戰場引入了怒江。

 只是一輪炮擊,就達到了這樣的效果?

 “敵方坦克正在撤退,即將脫離戰區,是否繼續跟蹤,請指示。”

 不過轉念想想也是,89式自行反坦克炮畢竟號稱是北邊威力最大的反坦克炮,別的不說,光是它誕生的背景,就已經註定了它是一款極度不平衡的“玻璃大炮”。

 而在這種設計思想的指引下,89式應運而生,成為了一款名義上的“反坦克炮”、實際上的“淺水重艦炮”!

 既然如此,它的威力大到超標,也不是什麼不可理解的事情了。

 陳沉身旁的鮑軍鋒等人都看呆了,他喃喃問道:

 “注意炮火延伸,北岸交給突擊隊。”

 這就是89式的設計思想。

 而這時,決堤放水的工作也已經完成。

 16臺挖掘機、8臺推土機,在作業面完全被佔滿的情況下,150米寬的河道,在20分鐘內被徹底截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