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衛的 作品

第22章 伊尹為何離開夏朝?妹喜進宮後夏朝發生了哪些變故?

 但是他們各自都碰巧說出了一句古話:妹妹喜說了一句“得此戚施”的話。這句話意思是,父母想要為她挑選一個美好的丈夫,卻沒想到會嫁給桀王這樣的兇狠之人。桀王說了一句“哲婦傾城”的話。這句話的意思是,有才思智慧的女性能夠傾國傾城。但是他作為天子,立妃又該如何呢?他明白這樣做可能會引起禍患。後來的事情就不在這裡討論了。

 桀王已經得到了美豔絕倫、才智過人的妹喜,他已經完全沉浸在妹喜的魅力中,忘記了世間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即使死亡就在眼前,他也顧不上了。他們連續晝夜歡樂,沒有停止的時候。一天到晚,他們都在享受快樂。到了正午才起床,卻覺得還沒有到天亮的時候。桀王起床後,看到新妃已經化好妝容,穿著華麗的衣服,他親自為她整理衣裳,以示禮儀。化妝完畢後,立即開始宴會,宴會上馬上開始歌舞表演。雖然其他宮女們都在唱歌,但桀王並不覺得有趣,只有妹喜跳起舞來,才能讓他感到愉悅。妹喜唱歌非常動聽,一旦她起舞,整個天下彷彿無人能敵,她一揮手,整個天下彷彿無法容納她的美麗。用七言十絕的格式來寫歌,其中一首是:“蒼虯飛海澇天街,輸得龍宮度曉咳三十六環齊舞袖,一時吹擁上陽臺。”其中第二首是:“一天春雨度春風,帶日舞風上玉樓。二八雲鬟低揉亂,不禁恩愛淚交流。”其中第三首是:“嬌羞初度入君門,入得君門便愛君。一度君恩零亂後,意慵難復理春雲。”其中第四首是:“君恩好處不勝愁,意又憐君臉又羞。嫩柳啼鶯聲款款,落花隨水恨悠悠。”其中第五首是:“落紅如淚錦斑斑,贏得君王帶笑看。幾度對君合玉淚,欲言還怯又承歡。”其中第六首是:“不知窗外日頭西,猶替君王攬玉衣。生怕曉寒侵悄夢,更將溫玉代柔絲。”其中第七首是:“柔荑溫玉服君王,初夏重衾尚怯涼。幾度玉龍翻暖浪,君身何但錦衾良?”其中第八首是:“深宮樂事夜漫漫,夢裡還應唱合歡。覺聽午雞疑是曉,卻將纖手動羅幔。”其中第九首是:“曉起深宮日已斜,雕龍寶燭紹春華。朝饔尚未停歌舞,又卜開筵玩玉蟆。”其中第十首是:“歡歌妙舞樂洋洋,願得君王萬載長。留戀春風玉清裡,莫教春雪度垂楊。”

 從此以後,桀王和妹喜一直晝夜相伴,不知道時間過去了多久。直到半個月後,外面傳來了很多擊鼓奏事的聲音。一直攝理國事的趙良,面對眾人的不滿和反對,已經無法控制他們了。這種情況激怒了桀王,他召開了朝會,結果發現有大量的臣民前來上奏國事。他們所舉報的都是一些冤枉和不公的事情,比如田賦和兵車的問題。桀王非常生氣地說:“有什麼急事,居然要擊鼓驚動宮中。”他下令讓武士將那些舉報奇冤異枉的人全部斬殺,以絕後患。這樣一來,就可以避免以後有人再來擾亂朝廷。桀王下令將田賦和兵車的問題全部交給太師趙良處理。他命令左右將大鼓打破,再也不允許有人打鼓。桀王下令之後,他看到關龍逢等幾位臣士似乎要進來陳述他們的意見,於是他趕緊下令罷朝,沒有讓他們進來。因為桀王下令罷朝,臣民們都沒有機會進入宮廷,國事全都交給太師趙良處理。桀王自己轉身進入宮殿。從這以後,桀王可以隨心所欲地出入宮廷,再也沒有人來打擾他了。這時是五月二十二日。當時,商侯派遣大夫壽常推薦一位賢士伊尹來到夏都已經有十天了。

 商侯自從三月四日以伊尹為師以來,每天都與伊尹談論關於天地人之間的奧秘、性命之微妙,闡明德行之全功,以及如何教化民眾的要術。商侯日夜不停地與伊尹探討,對這些話題充滿興趣,如同桀王得到妹喜一般,感到無比愉悅,忘記了疲倦。他們志同道合,言談甚歡,就像是找到了知音一般。對同一人既有愛慕之情,但由於品德和容貌的差異,使得情感和態度大相徑庭。同樣,對同一件事物,由於理解和需求的不同,導致了道理和慾望的差異。即使是同一位被信任的人,也會因為安定與危難、太平與混亂、國家的興亡等因素,使得一切驟然改變。而後來的人馮猶龍為它做了一篇銘文,稱::“愛情和時光一樣短暫,江鳩在雨中呼叫,蛇和蚯蚓躲在陰暗處,雞和鳧在日出前嬉戲。這些事物都像是在描繪天地,而君子們喜歡聚集在一起談論賢才,而小人們則只關注外表和美色,難怪會有這樣的差別。唉,一旦失去天命,就會墜入深淵,只有專注於修心養性才能夠得到拯救。如果沒有良好的品德,即使有才學也難以得到人們的尊重。如果領導人沒有好的德行,國家的命運也難以扭轉。再加上那些跟隨宮廷生活的臣工們,怎麼能不被驅逐呢?就像魚在淺水中游泳,麻雀在草叢中嬉戲一樣。但是,這些東西並不是因為善惡不同而獲得不同的結果。”

 原來商候在商的時候,他並不知道為什麼要征伐有施國,只是因為大夫旬範回報了執行命令的情況,所以商侯只是免除了征伐而已。而夏都的人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商侯聘請了伊尹,這是他父親交給他的任務,要輔佐天子,拯救天下。商侯正和伊尹商議如何教化夏王,還沒有找到合適的方法。聽說夏王因為有施國的歸順而班師回朝,於是商侯請伊尹前往夏朝。

 伊尹非常明白,夏朝的國君已經無法挽回他的錯誤了,他也無法拯救夏朝。前往夏朝,行動是白費的,留在夏朝也沒有任何意義。商侯也知道這樣做並不理想,但他卻說:“只要盡到先商候的心意,滿足小子的意願,發揮夫子的才能,暫且就這樣去做吧。”伊尹接受了命令,並前往夏朝,商候和大夫壽常也跟隨著他。他們致辭推薦賢才,並祝賀他們取得了勝利,同時也關注著夏王近來的行為。最終,伊尹和壽常到達了夏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