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衛的 作品

第12章 烽煙四起,諸侯不救,幽王亡國的背後隱藏著什麼秘密?

 他們剛走了不遠,就被犬戎的兵士攔住了,這時候是小將古裡赤。鄭伯非常憤怒,便率領部隊迎戰。不多會兒,雙方就交戰了。經過幾次交鋒,鄭伯一矛刺中了古裡赤的馬,使他落馬。犬戎的兵士見到鄭伯的勇猛,一下子就驚慌失措,紛紛逃散。

 他們行了不到半里,背後又傳來了喊聲,原來是先鋒孛丁帶領大軍追來了。鄭伯命尹球保護幽王先行,自己則親自留在後方斷後,一邊戰鬥一邊繼續逃跑。突然,犬戎的鐵騎橫衝而來,將他們分成了兩截。鄭伯卡在中間,但他毫不畏懼,手中的長矛神出鬼沒,但面對著一直衝在最前面的犬戎戰士,卻始終沒有辦法下手。

 犬戎主教命令士兵從四面八方放箭,箭雨密集,不分敵我,可憐一位國家的賢明領袖,今天竟然在萬箭穿心的情況下死去。

 左先鋒滿也速,早已搶佔了幽王的車馬裝備。

 犬戎的主將看到幽王身穿袞袍,佩戴玉帶,知道這就是幽王,於是他駕車上前,一刀砍死了幽王,並殺了伯服。褒姒因為美貌而被放過,被輕車載走,並被帶回他們的氈帳中取樂。尹球躲在車箱裡,但還是被犬戎的士兵發現並殺死了。幽王在位共十一年。因為一個賣桑木弓箕草袋的男子,在清水河邊發現了一個妖女,於是和她一起逃到了褒國。這個妖女就是褒姒,她用詭計迷惑了幽王,欺凌了自己的繼母,最終導致幽王的身亡和國家的覆滅。從古代童謠中就已經預言:“月亮將會升起,太陽將會落下,弓箭和箕草袋,周國註定要滅亡。” 這正是預兆。國家的命運在宣王時期就已經決定了。

 東屏先生寫了一首詩,內容大概是:“多方圖笑掖庭中,烽火光搖粉黛紅。自絕諸侯猶似可,忍教國祚喪羌戎。”隴西居士寫了一首詠史詩,內容大概是:“驪山一笑犬戎嗔,弧矢童謠已驗真。十八年來猶報應,挽回造化是何人?”有一首絕句詩,專門談論尹球等一類人,沒有一個好下場,可以作為奸臣們的警示。詩句大意是:“巧話讒言媚暗君,滿圖富貴百年身。一朝駢首同誅戮,落得千秋罵佞臣。”有一首絕句詩,歌頌鄭伯友的忠誠。詩句大意是:“石父捐軀尹氏亡,鄭桓今日死勤王。三人總為周家死,白骨風前那個香?”

 申侯在城內時,看到宮中發生火災,便帶領自己的軍隊進入宮殿,一路撲滅火勢,首先就將申後放出了冷宮。他繼續巡視,來到瓊臺,但是沒有發現幽王和褒姒的蹤跡。有人告訴他:“他們已經從北門逃出去了!”

 申侯料想他們已經前往驪山,急忙追趕。在路上正巧遇到戎主,兩輛車馬相近,互相詢問勞苦。說到昏君已經被殺,申侯大驚道:“我原本只是想糾正國王的過錯,沒想到竟發展到這個地步。後世那些不忠於君主的人,一定會拿我作為藉口了!”他趕緊命令手下的人收斂幽王和褒姒的屍體,為他們舉行隆重的葬禮。

 犬戎的主將笑著說:“國舅所謂的就是婦人之仁!”

 申侯回到京師,安排了盛大的宴席,款待犬戎的主將。他們從寶庫中取出了珍貴的寶玉,一空搬取,又收集了十輛金繒作為禮物,希望讓犬戎的主將滿意而歸。可是,犬戎的主將卻自以為殺幽王是一件不世之功,他和他的士兵佔領了京城,整日飲酒作樂,完全沒有回軍歸國的意思。百姓們都開始責怪申侯,認為這一切都是他的錯。

 申侯感到無可奈何,於是寫了三封密信,派人前往各路諸侯處,約請他們一起起兵討伐犬戎和他們的主將。這是為了支持勤王之事。三位諸侯分別是:北方的晉國國君姬仇,東方的衛國國君姬和,西方的秦國國君嬴開。又派人去鄭國,將鄭國國君死亡的慘痛經過告訴世子掘突,教他起兵復仇,這一點不再細說。

 且說世子掘突,年僅二十三歲,身材高達八尺,英俊勇敢非常。一聽到父親在戰場上壯烈殉國,他無比悲憤,於是穿上白色的袍子,繫上縞帶的服飾,率領三百輛戰車,星夜兼程趕來。早就有偵察馬匹通報給了犬戎的主子,預先做好了準備。掘突一到,他們就想進兵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