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衛的 作品

第79章 晉文公的信任遊戲:如何用三天贏得原城民心?

 接著說,胥臣回報秦國軍隊撤退的消息後,晉國軍隊就進軍到陽樊地區紮營,守臣蒼葛前去郊外慰問軍隊。晉文公派遣右軍將軍郤溱等人圍攻溫城,左軍將軍趙衰等人前往泛城迎接襄王。襄王於是在夏季四月丁巳日回到了王城,周、召兩位公爵前去迎接,隨後入朝。後面的故事就不再贅述了。溫地的人們聽說周王已經復位,就紛紛聚集起來攻打頹叔和桃子,把他們殺死,然後大開城門迎接晉國的軍隊。太叔帶急忙帶著隗後登上馬車,想奪門逃往翟國。然而守門的士兵卻關閉了城門,不讓他們離開。太叔帶氣的拔出劍來,砍倒了幾個士兵。突然,魏犨趕到了那裡,大聲喊道:“叛賊,你想往哪裡逃?”太叔帶回答道:“如果你放我出城,我會在以後報答你的。”魏犨說:“等我們問問天子是否同意放你出城,如果他同意了,那我就做人情。”太叔非常生氣,拔出劍來刺向魏犨,結果被魏犨跳上車,一刀斬殺。士兵們抓住了隗氏來見魏犨,魏犨說:“這個淫婦,留著她有什麼用!”於是命令士兵們亂箭射死她。這個美麗的女子隗氏,曾經和太叔度過了半年的歡樂時光,如今卻死在了亂箭之下,真是可憐。胡曾先生在詠史詩中寫道:“逐兄盜嫂據南陽[27],半載歡娛並罹殃。淫逆倘然無速報,世間不復有綱常。”

 魏犨帶著太叔帶和隗氏的屍體回報給郤溱,郤溱說:“為什麼不將他們搬到天子那裡,明正其戮?”魏犨回答:“天子為了避免被殺害的嫌疑,藉助了晉國的手,我們不如快速處決他們!”郤溱嘆息不已,於是將太叔帶和隗氏的屍體埋葬在神農澗旁邊。他一面安撫溫城的居民,一面派人前往陽樊報捷。

 晉文公聽說太叔和隗氏都已經被處決,於是命令準備車馬,親自前往王城,朝見襄王並報告勝利。襄王設宴款待他,並用金帛等財物回贈給他。晉文公再次拜謝襄王,並說:“我重耳不敢接受您的賜禮。但是如果死後能夠得到隧葬,那我就在地下沐浴您的恩澤了。” 襄王回答:“先人制定了禮制,限制了上下的關係,只有生死這一種情況。我不敢因為私人的功勞而違反大禮。叔父的大功,我永遠不會忘記!”於是,襄王割讓溫城、原城、陽樊地區和攢茅四個邑,擴大了晉文公的封地。晉文公接受了這個恩賜後,謝過襄王,便離開了王城。百姓們帶著老人和孩子,填滿了街市,爭相認出晉文公的身影,感嘆道:“齊桓公今天又復出現了!”

 晉文公下令兩路軍隊都撤回。大軍駐紮在太行山南邊,讓魏犨負責丈量陽樊的土地,顛頡負責丈量攢茅的土地,欒枝負責丈量溫的土地,晉文公親自率領趙衰去丈量原的土地。為什麼晉文公要親自去丈量原的土地呢?原地是周朝卿士原伯貫的封地,但是他曾經兵敗無功,襄王便把他的邑份奪了過來,賜給了晉國。為了確保原城的人服從,晉文公必須親自前往定奪那裡的農田。顛頡到達攢茅地區,欒枝到達溫地區,那裡的守臣們都帶著酒食前來迎接他們的到來。

 魏犨到了陽樊地區,守臣蒼葛卻對手下說:“周棄岐、豐這些領土都被放棄了,為什麼晉國還能夠重新獲得四個邑呢?我和晉國都是王室的臣子,我怎麼能服從他們呢。”於是,蒼葛率領百姓拿起武器登上城牆。魏犨非常生氣,率領軍隊圍攻城池,並大聲喊道:“你們快點投降,一切都可以善始善終。如果我們打破了城牆,就全部屠殺!”蒼葛在城上回答說:“我曾聽說,德行可以以柔順來統治中原,而刑法則可以以威嚴來制服外族。現在這裡是王室的領土,領土內的百姓,不是王室的宗族,就是王室的親戚。晉國也是周朝的臣子,為什麼要用兵力來相互威脅呢?”魏犨聽了他的話,派人飛馬馳報給晉文公。晉文公給蒼葛寫了一封信,大意是:“這四個城邑的土地,是天子賜予的,我不敢違抗天命。如果您顧念天子的姻親關係,願意率眾歸順我國,那麼一切都將聽從您的命令。”

 晉文公發命給魏犨,讓他緩和攻城的行動,聽從陽樊百姓的遷徙。蒼葛得到晉文公的命令,便下令城中的百姓:“想回到周朝的可以離開,想留在晉國的可以留下。” 大部分百姓都想離開,蒼葛率領他們遷往軹村。魏犨負責定下了這片土地的疆界,然後撤回了軍隊。

 晉文公和趙衰到達原地後,原伯貫向他的部下傳達了這樣的話:“晉國的軍隊圍攻了陽樊,將那裡的居民全部屠殺了!” 原地的人們非常害怕,發誓要死守城池,但最終晉國的軍隊還是圍攻了原城。趙衰說:“百姓之所以不服從晉國,是因為他們不相信我們。只要我們向他們展現出真誠和信任,他們就不會反抗了。” 晉文公問:“怎麼才能展現出真誠和信任呢?”趙衰回答:“請您下令,讓士兵們各自攜帶三天的口糧。如果在三天內攻打原城沒成功,就必須放棄圍攻,撤離此地。”晉文公接受了他的建議。到了第三天,軍官來報告說:“軍中只剩下今天的糧食了!”文公沒有回答。那天晚上半夜,有原城的居民沿著城牆下來,說:“城裡已經瞭解到陽樊的百姓從未遭受殺戮,他們相約在明天晚上獻出城門。”文公說:“我原本約定攻城三天為期限,三天攻不下,就解圍離開。現在已經滿三天了,明天早上我會撤回軍隊。你們百姓自己負責守城,不必再有其他的想法。”軍官建議說:“原地的百姓已經約好明天晚上開城門投降了,我們為什麼不再留一天,攻下這座城池呢?就算我們的口糧已經用完了,陽樊也不遠,我們可以馬上趕去補充。”晉文公回答:“信任是一個國家最寶貴的財富,也是人民依靠的依據。我們已經下令攻城只有三天的期限,誰人不知道呢?如果我們再留一天,就會失去信任!如果我們在得到原城後失去了信任,那麼人民還能相信我們嗎?”到了黎明時分,晉國的軍隊解除了對原城的圍攻。原地的百姓互相看著說:“晉文公寧可失去城池,也不願失去信任,他是一個明君!”於是他們紛紛爭著在城樓上建起降旗,有些人甚至爬上城牆去追趕晉文公的軍隊,不斷有人加入這種行列。原伯貫無法阻止他們,只得開城投降。髯仙有一首詩說:“口血猶含起戰戈,誰將片語作山河?去原畢竟原來服,譎詐何如信義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