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隻小貓 作品

第44章 打擂臺1

 洪法大師和元龍和尚臘月二十七日才趕回皇覺寺,其他外出的和尚都陸續回寺,收穫大小不一,濠州生產和生活也大有改觀。 

 過了年,天氣也暖和,洪法大師開始重新修建和維修廟宇的工作。廟上人手眾多,修廟工作元龍和尚插不上手,洪法大師就安排他獨自外出雲遊,主要目的是叫他出去鍛鍊獨立社會的能力,讓他去吃些苦,嚐嚐社會的酸甜苦辣麻的滋味。 

 一天洪法大師把元龍叫到房裡,交給他兩封信,一封是讓他交到集慶雞鳴寺周顛和尚手裡,另一封信是讓他送到洪法大師的師父張三丰手裡,同時強調地說:“你上武當山,是去參拜師爺張三丰,是去考試,絕對不可失禮,如果考試合格,師爺會交給你一件東西,你儘快送回寺,路上不可耽誤,力爭春節前趕回來。” 

 元龍和尚接了信把它揣好,大師又給了他一瓶跌打損傷藥粉和一些散碎銀兩,元龍就告別了師父和眾師兄,開始了一個人的雲遊生活。 

 一個人外出,就不比有師父一道容易打開局面。真是,當家才知柴米貴,現在一個人雲遊,只有老老實實靠敲木魚和念阿彌陀佛來化緣討生活,生活就艱苦多了。 

 他從皇覺寺出發,向東走,決定先到盱眙,順便去看一下二姐夫李楨和二姐,他經過多方打聽,終於找到了二姐的家。二姐見自己的兄弟來了,十分高興,就把自己的小弟摟在懷裡,看了又看,瞧了又瞧,扯起衣角揩著淚水哭起來:“我們朱家十多口人,現在只剩下你一根獨苗,偏你又當什麼和尚,老天爺,我們朱家到底造下什麼冤孽,得了這麼個下場……” 

 由於年辰不很好,李楨家的生活也不富裕,但到底是自己的么弟來了,朱氏還是要張羅飯食的,雖然是些野菜稀飯,也是竭盡所能,必竟是骨肉姐弟。 

 元龍正在吃飯,忽然從門外跑進一個虎頭虎腦的男孩子進來,明亮的眼睛不斷地眨著,雙目直盯元龍和尚。朱氏對元龍說道:“么弟,這是你外侄李文忠。文忠,快叫么舅!” 

 小李文忠大大方方地叫了一聲:“么舅!” 

 元龍答應一聲:“哎。乖,快來吃飯。你幾歲了?” 

 “十歲了!” 

 “上學沒有?” 

 小文忠望著自己的娘,不知怎麼回答。朱氏邊給文忠舀飯邊說道:“眼前這日子連飯都吃不上,還上什麼學啊!他也十來歲了,我準備叫他去給村南的何財主家放牛去,免得在家沒事瘋跑,不如去放牛,每年掙一兩銀子也好。” 

 李文忠大聲叫道:“我不給財主放牛,我要到村東潘大師家學武去,長大了好當將軍!” 

 元龍說道:“學武是好事,就叫他學武去!會武功才不會被人欺負。” 

 “他成天有空就往潘家跑,去偷學人家的武藝。可是潘家要收孩子的拜師學費,一年收一兩銀,我們哪兒去找這一兩銀子?”朱氏說道。 

 “孩子既然要去習武,就讓他去吧!一兩銀子由我給。”元龍邊刨飯邊說。 

 “么舅答應給我銀了,么舅,你說的是真話嗎?” 

 “和尚從來不打誑語。”元龍和尚說。 

 “我也從來不打誑語。么舅,你會武功嗎?”李文忠問道。 

 “會,三四十個人也不是我對手。”元龍聽了認真地回答。 

 “么舅,你教我武功好嗎?”小文忠天真地問。 

 “可以。你快吃飯吧!吃了飯我就教你。”元龍和尚說道。 

 李文忠聽說要教他武功,高興極了,趕快端起碗,大口大口地吃起飯來。 

 吃罷了飯,元龍和尚就把李文忠帶到僻靜的地方,就從基礎教他如何扎馬,用拳,使槍教了幾路,他才發現他的小外甥是個絕頂聰明的孩子,是一個習武天才,各種武術一學就會,演練起來還滿像那麼回事。他覺得這孩子既然有這麼好的天賦,不習武純屬埋沒和浪費。他就決心傳授他一套“十八羅漢拳”,一個下午居然學會了各招式。元龍和尚吩咐他,要他每天早上早早起來練習,並吩咐他不準外傳,不準隨便使用,不準用武功欺負人,特別是婦女、兒童和老人。並叫他練三到五年,以後再教他新的。並對他說:“武術是用來強身健體的,是用來保護自己,懲治壞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