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隻小貓 作品

第50章 張三丰2

 過了兩天,船隊來到赤壁,張必先主動帶著眾兄弟來到這片古戰場上講起赤壁之戰的故事來,並帶著大家去參觀“鳳雛庵”,“拜風臺”,“赤壁摩巖”等風景名勝,元龍和尚還給大家背誦了曹孟德的赤壁名賦:“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過了赤壁,不到兩天就到了岳陽。岳陽在洞庭湖畔,風景優美,物產豐富。張必先自然要盡地主之宜,少不得要去遊覽洞庭湖、岳陽樓、小喬墓、君山等名勝。吃住行都由張必先安排妥當。在岳陽玩了兩天,元龍還專程拜望了張必先父母,事後張父專門對張必先道:“元龍和尚雖暫為和尚,舉止談吐不俗,將來此人貴不可言,我兒要善待他。” 

 張必先安排了兩船貨物和快船,一直把元龍等人送到荊州,七人上岸時,張必先又給了每人五十兩銀子作路費,眾人哪裡肯收?張必先對元龍和尚說道:“大哥,銀子你帶上,出門無銀,寸步難行。多帶些總有好處,你們走了,要叫我放心才是。” 

 元龍見必先說得有道理,這才收下交與丁德興。 

 張必先對大家說道:“返回時仍走水路為好,下水到金陵時間可以少七成。並約定了回程時間,大家才依依不捨地告別張必先,高興地向荊州城奔去。” 

 眾人歡天喜地進了荊州城,七個人先找了一個旅店住下。在最近一個多月的時間裡,從金陵到荊州不但沒有花一文錢,還天天過著節日般的生活,而且每人還掙了五十兩銀子,七個人就有近八百兩銀,他們就大手大腳起來。在荊州,到處是名勝古蹟,各種小吃,花樣眾多,他們提的口號是吃遍天下名小吃,走遍地上名勝,他們用三天時間把關帝廟、關羽帥府、昭烈帝行宮、劉表宮遊遍,把荊州小吃如關公豆腐、龍鳳喜餅、龍鳳配大餐都吃了個遍。而且每人還花了十兩銀子作了一套夾裝。因為轉眼就是秋天了。連元龍也做了一套布夾衣,——外邊是泥黃面,裡面是黑布。 

 玩了幾天,一行七人就出了荊州北門徑直往北前進。他們經麥城、長坂到當陽,一路元龍故事不斷,盡是什麼“三氣周瑜”,“回荊州”、“水淹七軍”、“單騎救主”、“借荊州”……講得有聲有色,大家也聽得津津有味。因為,皇覺寺裡就有話本“三國”,這是專供說書人用的。元龍還是在小時候就開始看,他反覆看過多次,所以講起來就很生動。有事故聽,走起路來也不覺疲倦。 

 他們在當陽住了一夜,第二天專到長坂坡、玉泉寺、關陵、楚昭王墓去遊覽了一通。 

 他們個個年輕力壯,又沒有什麼行李,一天走一百來里路,算是旅遊,也不覺累,一路曉行晚住,不覺來到襄陽城。聽當地人說,武當山已不遠了,再走兩天就可以上武當山。 

 看天色還早,他們七人出了襄陽就直往西而去,黃昏時分來到一個村子邊,他們看見村頭有一口水井,就走到井臺邊,鄧愈轉動軲轆搖了一桶水讓兄弟們輪流喝水解渴。這時村裡一陣鑼響,從村裡衝出十多個人,手裡拿著鋤頭、扁擔、木杈把他們七人團團圍住,轉眼間又來了三四十條漢子,而且人越聚越多,足有百多人,這些人兩眼惡狠狠地瞪著七人,同時把手中的傢伙使勁地搗著地,嘴裡有規律地發出:“咳,咳,咳!”的喊聲。七個人還沒回過神來,人們就直往前竄。七個人忙背靠背,拿出武器,防止對方的突然襲擊。一個領頭模樣的人約四十多歲,手拿一本木杈,一邊搗地一邊說道:“打死這夥偷牛賊!” 

 元龍聽了,馬上大聲叫道:“大家先別動手!” 

 元龍這樣一吼,大家登時靜下來,元龍拱了一下手說道:“各位鄉親,這位大叔,我是金陵城的和尚。我和我的兄弟從幾千裡的金陵城來,準備前往武當山朝聖,路經貴村,喝了你們半桶井水,不知你們為什麼要打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