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隻小貓 作品

第54章 借衣2

 元龍和大家分開後,在城裡買了些饅頭包子,收拾好東西,一個人向東而去。 

 他一下少了這麼多人,開始還有些不習慣,過了一天才慢慢地接受了現實。這時,他才想起師父所說的“得人心者”是什麼含義。“庸者貪錢財,智者貪人心”這句話一點不假。就拿太平村來說:不過殺了二十三個賊,懲辦了五個搶牛賊,就贏得了全村五百多人的尊敬和愛戴,得到了全村人民的心。遠的暫不說,就拿他現在這六個兄弟來說,由於自己真心對他們好,他們也就從心底裡擁護他,尊敬他,聽他的話,甘心為他效力。他點點頭自己對自己說道:“我知道今後該怎麼做了。” 

 元龍見這一帶到處是關廟,這裡曾是關二爺生活和作戰的地方,傳說很多,關廟多就不足為奇了。元龍見路邊就有一個廟,進去一看,原來是一個關公坐著看春秋的塑像,面前的神案桌上就有一盤蘋果作供果,旁邊還有一隻小木魚,元龍向關公作了個揖說道:“二爺,你專心看書好了,看書吃零食影響腸胃消化,這蘋果還是讓我幫你吃了吧!” 

 說完,就把蘋果裝入包裡,把木魚和捧也裝入包中,並徹底恢復了行腳僧的打扮,重新當起和尚來。見屋角有一根硬雜木棍,就拿在手裡,掛上掛包和信物,出廟大步向東奔去。 

 這樣走了幾天來到雞公山,再向北,就是固始縣,折向東,又走了幾天,終於來到羅山縣,沿途元龍採取有人家就去化緣,特別是大戶人家,有時運氣好,還能化上些功德錢,這些大戶人家,虧心事幹多了,怕死後下地獄,有報應,所以一見和尚和道士前去化緣,都會慷慨解囊,多少給些功德錢。特別是這些人見自己的名字寫在功德簿上,就以為自己有了功德,菩薩就會給他消災免難。如果和尚再說些勸善話,十拿九穩他們都會出些錢財或食物。元龍和尚經常就是利用財主的這種心態,去化些錢財度日,求一溫飽。跑大戶也有風險,就是大戶人家經常養了很多惡狗,這些畜生是隻重衣冠不重人,專咬衣裳破爛的窮人,當然一有棍子在手,二憑自己有功夫在身,還怕幾隻狗不成?對於狗,他還有一套絕招對付牠們。哪怕是再兇的狗撲上前來,元龍和尚只要瞪著一雙眼睛,目不轉睛地盯住牠們,牠們一個個就會灰溜溜的,像鬥敗的公雞一樣離去。也不知是什麼緣故。這一點,元龍屢試不爽。 

 元龍和尚個頭大,食量也大,一般一天要化五六缽飯,才能果腹。他也能捱餓,有時一兩天水米未進,也能行走如飛。 

 晚上,他作為化緣和尚,隨便哪個寺廟、神桌上一躺,就進入夢鄉,就算是寒冬臘月,朔風呼呼,也照睡不誤。有時候找到一個寺院,吃住就沒有什麼問題。儘管這樣,飢一頓,飽一頓的事也是常有的,其中的辛酸也是可以想象的。 

 跑了這麼多天,終於來到羅山縣靈山寺,到了靈山寺,一打聽,不巧,周顛和尚和張中道人外出去了,去哪裡?不知道,有的說湖南南嶽,有的說浙東。什麼時候返回來,不知道。元龍犯難了,走留都不是,最後決定,留下書信,迅速返回皇覺寺,這樣最好。於是,元龍找到了靈山寺住持興佛大師,留下書信,當天就踏上了歸路。 

 現在已是初冬季節,但天氣還是豔陽高照,毫無冬意。一天,元龍來到豫皖邊界上,他爬上一座山,聽說過了這座山就是安徽地界。他來到一個山埡,山埡長滿了松柏樹,十分茂盛。他四周看了一下說道:“這裡倒是強盜出沒的好地方。” 

 話音剛落,樹林背後一聲鑼響,從林裡跳出兩個一高一矮的漢子,手裡拿著明晃晃的大刀,臉上塗了些黑煙,大聲喝道:“此——此路是我栽,此樹是——是我開,要——要想從此過,留下——……” 

 “留下買路財!”元龍和尚大聲地說道,“笨蛋,你先在家練流利一點再上山嘛,就這麼幾句話,幾次出錯,結結巴巴的,好得罪顧客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