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隻小貓 作品

第75章 馬和駱駝1

 朱元璋和馬秀英的婚事,全部由郭子興進行操辦,先行訂婚,訂了婚後的第二天,朱元璋就被提拔為衛隊總長兼一大隊大隊長,按一般風俗,從這時起,新郎和新娘就不能見面了,說如果見了面,婚後夫妻二人會經常吵架。朱元璋就搬出帥府,住進了驛館。朱元璋自思還有近半月的時間才能完婚,完婚時城內必然熱鬧,如果郊外元兵進城搗亂,勢必造成很多麻煩,與其這樣閒著不如主動出擊,清剿他們,一則鞏固濠州,二則可以在清剿匪徒時同時招兵。思考成熟時,就在當天的軍事會議上提了出來,因為朱元璋現在是總衛長,有資格參加軍事會議。元璋的提議獲得了大家的支持,只有孫德崖一人反對,說這是芥癬之疾,不足為慮,當前任務是守城。元璋道:“‘芥癬之疾’久而不治必成大患。濠州城外由元兵控制,濠州根基不穩,他們再進行搔擾,會麻煩很大,清剿他們是最好的守城,二則把各鄉元兵趕走,成立起鄉、鎮政權,來年公糧稅收才有來源;同時我們還進行廣泛招兵,可以增加士兵來源。” 

 元璋一席話,獲得通過。元璋主動請纓,下鄉清剿殘匪和募兵;這事得到了郭子興的支持和許可,因為他一提到前些天被元兵劫持的事,橫身就起雞皮疙瘩,去清剿他們,還可以增收入和兵源,是一舉多得的事。當時就決定抽五十個人由朱元璋帶領下鄉清剿元兵。第二天朱元璋就帶上五十人去清剿太平鄉,徐達得到消息,第一個就來從軍,騎上馬隨大隊人馬直奔太平鄉,將盤踞在鄉政府中十餘個元兵一網打盡,還繳獲了不少財物。朱元璋將所繳財物分成三等份,一份留與鄉鎮政權作濟貧之用,一份分與弟兄們,一份帶回城裡上交帥府,郭子興乃是一個貪財之人,見第一天就有收入,自然高興。 

 朱元璋沒有忘記整頓鄉政權和財政收入,留下兩名士兵協助鞏固鄉政權和募兵,然後他每天帶上人馬收復一至二個鄉,本來這些元兵餘孽軍紀渙散,經常有搶民事件發生,百姓對他們深惡痛絕,現在聽說郭子興女婿親自帶兵清剿殘匪,自然大力支持。所到鄉鎮均受到百姓的歡迎。 

 鄉間那些元軍只不過是些散兵遊勇,是些烏合之眾,實際上沒有什麼戰鬥力,這些人只不過三五成群,最多不過十來個人,一聽說駙馬爺的清剿隊伍來了,一個個嚇得屁滾尿流,紛紛逃之夭夭,少數不識時務的,最後只落得身首異處,嗚呼哀哉。 

 關於招兵之事,從第一天起就沒忘記這事,當天他就派上快馬直奔六合縣吳家莊給吳楨弟兄送信,二吳接信後帶上眾弟兄星夜趕到濠州太平鄉,投奔朱元璋,吳楨鄧愈等人來了,元璋自然十分高興,他們見朱元璋一身戎裝,英氣勃勃,成了元帥女婿,自然十分欣慰,吳楨也沒有忘記將當年的寶劍歸還給朱元璋。招兵成績顯著,十多天就招到了三百多人,他就把這三百人分成三個大隊:一大隊隊長徐達,大隊副吳良;二大隊隊長鄧愈,大隊副丁德興;三大隊大隊長吳楨,大隊副吳復、茅成。 

 元璋把徐達介紹給大家,大家見徐達魁梧、高大、武功高強,徐達見眾弟兄個個非平庸之輩,大家都十分高興。 

 人手多了,朱元璋把新兵也編進來,不幾天濠州城郊清剿工作取得了很大進展,各鄉各鎮秩序井然,生產、市場、農貿、稅收正常進行,財政收入明顯好轉,朱元璋從中也學了很多東西,以後每到一地就如法炮製,這項措施對於安定後方,經濟復甦起了很大作用。郭子興見短短十多天連城內秩序都有變化,心中很高興。 

 五月二十六日下午,朱元璋帶上徐達、鄧愈、吳楨、吳良、丁德興趕回濠州城,準備作新郎,剩下的人繼續清鄉,由大隊付帶領隊伍繼續擴大戰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