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隻小貓 作品

第98章 保衛洪都

 且說陳友諒從江州敗回武昌以後,慚愧、憤怒之極,決定全國上下、傾其所有,破釜沉舟地要和朱元璋決一死戰。 

 首先調集全國所有的人力、物力、財力來大造戰艦。他一向自以為是,專橫獨斷,不吸收在龍江的教訓,戰艦越造越大,船大了在江湖中行動困難,船大掉頭難,就容易成為別人的活靶。這次陳友諒的戰艦長有數丈乃至數十丈長,分三層,高有數丈,上下層語不相聞,房屋各易,中間可以走馬。 

 陳友諒大小事務從不與部下商量,只聽太師鄒普勝一人的。關於戰艦問題張定邊曾提出不宜太大、太高,應以方便靈活為宜。鄒普勝當面訓斥張定邊:“戰艦怎麼造應由皇上決定,我們作臣子的只有服從。我認為皇上英明果斷,戰艦大可以多載人馬,朱元璋的小漁船來,我們一陣弓箭炮火,就要吧把他們掀翻。” 

 “對,張將軍,戰艦就是要大,氣派才行。像朱和尚那種漁船,在湖裡打魚還可以,可是作戰,在長江裡行走,像朱和尚那種小打漁船,幾個波浪來就打翻了,怎麼作戰?”陳友諒說道。 

 “都作成鉅艦,萬一敵人用火攻我們怎麼辦?又要像龍江一樣被燒。”張定邊憂心忡忡地說。 

 “這你就放心好了,張將軍。”陳友諒哈哈大笑地說,“你看,我把戰艦外面全釘上一層生牛皮,箭射不穿,火箭也不怕,生牛皮不怕火燒,你放心好了,這次我在船上多備弓箭手,朱和尚的兵還沒有靠近船艦,就被我們射死,他休想用火攻,我們每個戰艦也配二十多隻中小型船隻,大小兼顧,難道怕他朱和尚不成?” 

 張定邊問道:“皇上,這次我們是直接進攻應天呢?還是江州、南昌。” 

 陳友諒說道:“那你先說說你的意見呢?” 

 張定邊說道:“我認為我們應該用主力去攻應天,少部分兵力打江州,據探子來報,朱元璋現在在淮北的亳州、安豐,和元朝和張士誠打得難解難分,應天城內空虛,我們正好乘虛而入,來個速戰速決,攻擊應天。朱元璋老巢一丟,我們再乘勢北上,南北夾擊他,這樣朱元璋就會像喪家之犬一樣被我們消滅。” 

 陳友諒說道:“張將軍,現在我們的形勢不同於兩年前了。兩年前,南昌、江州、安慶、銅陵、池州都歸我們所有,到應天不過兩百里路,所以,當時我們才敢去攻應天府。現在呢?情況就不一樣了,由於有龍江之敗,我們這一仗丟了十多個州縣,朱元璋一下西擴到江州、南昌,我們想起來都痛心,更不用說了。現在我們貿然去攻應天,那叫孤軍深入了,朱元璋萬一殺我們一個回馬槍,把我們堵在長江裡,慢慢消滅,那時內無糧草,外無救兵,我們幾十萬大軍,只有乾巴巴地等死。所以攻應天這一步棋太險。到現在我一想起在龍江被人追殺的滋味,渾身就起雞皮疙瘩。我們現在只能是穩紮穩打,步步為營,從西部南昌開始,採取鯨吞的政策,一步一步地往東推。如果朱和尚來援,我們就在長江或鄱陽湖裡和他展開生死決戰,如果在鄱陽湖裡打,我們就能充分發揮我們大船的優勢。在湖中風大浪大,小船顛簸利害。這次,你們就看我是如何在消滅朱元璋的。” 

 鄒普勝忙點頭道:“皇上聖明,考慮得十分周全,這次是報仇雪恨,指日可待。” 

 張定邊還要說什麼,丞相張必先在他後面,輕輕拉一下衣裳,張定邊才把到嘴邊的話又咽回肚裡。二張退出皇宮,張定邊埋怨張必先道:“兄弟,你今天不幫我進諫皇上,你反而拉我衣角,這是為什麼?” 

 張必先說道:“三哥,你進諫那麼多好辦法、好主意,有幾個被採納了?他只聽鄒普勝的,哪會聽我們弟兄的?古語道:‘進佳言於愚人前,猶委珠寶於道。’他既然不聽,你何必徒費口舌呢?” 

 張定邊說道:“打仗上戰場是我去,一旦被火燒著,就玉石俱焚。最遭殃的是我,你是丞相,最多隻是監國,又不要你去戰場殺敵。” 

 張必先說道:“這事你要多個心眼,小心朱元璋的詭計,據說他是一個善用火攻的人。聽說他是一個和尚出身,我真想會會這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