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種田:我有一座物資回收空間 作品

第133章 不講道理

  “還有,刀片子磨快一些,有商人敢囤積居奇,不必上報,直接殺掉即可。上面問責,自然有本官擔著。”

  “另外,遣周使但凡路過山東的,該薅一層皮就薅,他們東瀛人來大周的,都有錢,不給錢的就給本官扔回海里,明白嗎?”

  “喏!”一群縣令點頭將這些都記下來。

  刺史大人說完之後,乘坐馬車離開,盧縣令立即被其他人圍住了。

  “盧大人,都是同僚,為何交稅之事,你不提前通個氣,可真是害苦我們了。”安丘縣的縣令嘆息一口氣道:“安丘縣一群刁民,還不知道要怎麼鬧事,我這頭髮都要愁白了。”

  “誰不是?來青州之前,想著此地離著曲阜那麼近,怎麼也要受聖人教化多一些,誰曾想這裡民風彪悍到了極致,若是徵稅狠了,他們連縣衙都敢砸!”

  “誰不是,這些百姓若是真的逼急了,敢抓了縣令去跨馬遊街。”有知縣戰戰兢兢地說道:“不知道你們可知道前朝的秦瓊秦叔寶,他可就是響馬出身。這齊魯大地,可真的是人才輩出呢。大家回去之後,可要小心一些,可別響箭一響,腦袋丟了。”

  盧縣令冷笑道:“我說了你們會聽嗎?就拿前些時日,我建議你們留存稻茬,預備殺死蟲卵一事你們可曾聽進耳朵裡去?我建議你們趁著天氣炎熱,想想救民之法,畢竟蝗災過後,糧食多少欠收,你們又有誰真的去實踐了?”

  在場的縣令大多數認為盧縣令之所以得到刺史的青睞,是走了狗屎運。

  他們也是讀過書的,知道這地方的農事,像是他們這種外行,少干預為好,不干預最好。

  什麼叫做無為而治。

  無為而治就是他們聽聽曲,寫寫詩,老百姓自己就能活。

  啥都摻和,反而會導致百姓受苦受難。

  盧縣令搖搖頭,一群懶政分子。

  她聽了葉先生和葉村長的建議,幾次都化解了危機,這一次肯定也能逢凶化吉。

  她起身後,孫縣丞也跟了過來。

  “大人,這留存稻茬之事,真的要推廣嗎?”孫縣丞有些拿不準,因為這件事情百姓的怨念挺大的,尤其是他分管的二縣,百姓更不認同。

  盧縣令冷笑:“今日是秋收第一天,你再猶豫下去,等秋收結束,想留也沒機會了。”

  孫縣丞和盧縣令兩個人互為搭檔,但盧縣令管轄北海縣的事務更多一些,畢竟她是外來戶,很多事情情況都不怎麼熟悉。

  不過兩個人有個共同點,自從上任之後,就一直遭災。

  硬是一點政績都做不出來。

  眼看著盧縣令有那麼幾分要升官的意思,孫縣丞也很著急,總不能盧縣令走了,上面再空降個大人,著急繼續做二把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