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明 作品

第642章 毛文龍的不臣之心

  但是他的一些反常舉動,還是得到了一些有心人的注意,例如,登萊巡撫袁可立。

  作為真正歷史上,最有作為的一任登萊巡撫,袁可立的戰略目光以及能力遠非其後來的幾任巡撫能夠比擬。

  雖說沒有切實證據證明毛文龍或有不臣之心,與遼東的女真人私底下有所往來,但是袁可立還是對日漸"膨脹"的毛文龍起了猜忌之心。

  尤其是毛文龍曾不止一次的上書朝廷,婉拒朝廷向皮島派遣"監軍"。

  太祖建國之後,雖然提高了武將的級別,改善了武人的地位,但是也恢復了文臣監軍的傳統。

  每支軍隊調動出戰,都由朝廷都察院之類的監察機構來派出監軍。尤其是土木堡之戰中,大明精銳被"瓦剌留學生"朱祁鎮盡皆斷送後,文官于軍隊之中擔任監軍的例子更是數不勝數。

  只不過相對於前宋而言,由朝廷派遣而出的監軍只有監察權,可以隨時向朝廷報告軍情,也可以彈劾將領,但不得直接干涉作戰指揮。

  除了行軍作戰的時候,朝廷會派遣監軍之外,諸如九邊重鎮等大軍所在地,朝廷也是會派遣監軍駐紮。

  每逢年節,更是會派出大批使臣前往軍中犒勞軍將,一是為了順勢核查軍中形勢,二是為了宣揚朝廷的正統,使這些普通士卒明白他們是為誰而戰,避免大軍成為主帥的"私軍"。

  但是毛文龍居然敢堂而皇之的拒絕朝廷向皮島派遣"監軍",如此之行為,頓時便是引得了袁可立的警戒。

  要知道,即便是昔日權勢熏天的遼東總兵李成梁也不敢明面上拒絕朝廷向遼東派遣"監軍"的行為。

  也正是在袁可立的堅持之下,今年朝廷向皮島提供的補給較之去年,下降了足足三成有餘。

  "不礙事,只要我等忠於王事,朝廷不會辜負我等。"

  雖說心中百般不滿,但是毛文龍的臉上還是要裝出一副若無其事的表情來,免得被堂下的耿仲明看出端倪來。

  畢竟自己的這個義子,看似對自己忠心耿耿,但內心裡還是心向朝廷,對那個素未聞面的小皇帝更是推崇備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