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明 作品

第813章 宗室限祿法

  一時之間,暖閣之內的氣氛頗有些詭譎,安靜的能聽到窗外不時飄過的微風。

  案牘之後的朱由校像是察覺不到其中尷尬似的,修長的手指輕輕的敲擊著面前的案牘,面上若有所思。

  奏本乃是江西御史田珍所上,言說宗族繁衍,人口日多,致祿入不敷分配,希翼朝廷根據萬曆四十八年所撥給祿銀二十萬六千為額,供養宗室,此後,除卻親王俸祿不變之外,日後子孫增多,也只是在原額內均支。

  簡單來說,江西御史田珍就是建議朝廷不要再"盲目"供養宗室,以萬曆四十八年所撥給的祿銀為數,交給宗藩自行處理,朝廷不再加以干涉。

  如此之舉,雖然會導致一些落魄宗室的日子愈加不堪,難以為繼,但是卻可有效緩解大明的財政壓力。

  如此"言簡意賅"的建議約莫在百年前就有人在朝堂之上提及,但是很快就消失在宗室藩王以及袞袞諸公的聲討聲中,沒有了下文。

  時隔百年,時光境遷,大明財政愈加困難,這宗室限祿法也就自然而然的再度被人提及,進而呈遞到了朱由校的面前。

  畢竟宗室子嗣眾多已經成為了一個尾大不掉的難題,自萬曆年間,各地便時常有落魄宗室餓死的消息傳來。

  直至如今,朱由校繼位數年,除卻他的三叔朱常洵曾早年間被敕封為福王,並就藩洛陽之外,他的五叔端王朱常浩,六叔惠王朱常潤,七叔桂王朱常瀛還一直居住在北京城中的"十王府"中,沒有前往封地就藩。

  並且無論是昔日的東林黨,亦或者現在的"帝黨",都對這幾位宗室親王採取了視而不見的態度,沒有人理會他們希翼就藩的請求。

  原因無他,朝廷財政吃緊。

  "陛下,此法固然好,但只怕宗室不穩,天下大震,於陛下的名聲也..."

  不知過了多久,戶部尚書畢自嚴有些沙啞的聲音於乾清宮暖閣中悠悠響起,將正在閉目養神的朱由校喚回到了現實之中。

  "愛卿之見,此法可以推行?"

  沒有理會戶部尚書畢自嚴的後半句話,朱由校目光如炬,聲音中聽不出喜樂。

  迎著朱由校有些殷切的眼神,畢自嚴喉嚨微微聳動,有些艱難的嚥了一口唾沫,微微頷首:"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