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塘江潮信來 作品

七七七 靖康之變(四十二)

李良嗣也沒想到這個王襄如此“識時務”,偌大的西京就輕鬆的交給了自己,大喜之下他急忙整頓兵馬,打造軍械,準備在洛陽附近跟金將決戰。

李良嗣與其他宋朝官員相比,算是能文能武的將才,他一整頓洛陽的兵馬,才發現這個洛陽城居然人口超過50萬,府庫也相當充盈,這裡儼然就是中原第二大城市,其規模和富裕程度都超過西北各城。

這一座洛陽城養兵3萬綽綽有餘,關鍵的是必要的時候還可以動員更多的百姓加入軍隊作戰。對此李良嗣充滿了信心,他覺得如果种師道能夠再給他派遣幾員得力干將,絕對能夠守住這裡。而且洛陽到潼關不過400裡的路程,要是金兵圍困洛陽,華夏軍來援不過幾日的路程,屆時以洛陽為核心,內外夾攻打一場大戰也並非不可能的。

李良嗣將這裡的想法簡單的寫了一個條陳用信鴿發了出去,又將洛陽城的詳細情況寫了一個詳細的奏摺,派快馬發往了潼關。

李良嗣將信件發出去之後,日夜盼望著种師道的回信。种師道的回信他沒有盼到卻等來了時遷。

時遷離開了折可求和王彥的大隊之後,快馬加鞭往西行進。种師道給他的任務可是不少,尋找宋徽宗、聯絡李良嗣、重建伏牛山錦衣衛。對於時遷來說,重建伏牛山錦衣衛是重中之重,如果沒有伏牛山信鴿傳遞消息,全憑自己到處探查,恐怕萬事難成。

因此時遷將跟隨自己的近百錦衣衛分成了兩部分,大部分派往了伏牛山,自己只是帶著十幾個人,夠奔洛陽。

時遷在半路之上就遇見了從懷州撤下來的李綱,也探到了蕭仲恭率領人馬追趕李綱而來。時遷、李綱並不知道洛陽的情況,因此他們都有些著急,最終時遷和李綱商量,單獨離開了李綱大隊,帶著手下錦衣衛洛陽而來。

時遷到了洛陽一打聽才知道李良嗣竟然憑藉三寸不爛之舌竟然得了宋朝廷的西京洛陽,當下狂喜。

李良嗣也把自己想依靠洛陽這座堅城,跟金兵決一死戰的想法更時遷說了。時遷並不知兵事,不過他聽李良嗣講得頭頭是道,也就同意了李良嗣的想法。

時遷道:“李大人跟金兵作戰多時,比我一個我一個無官職(現在錦衣衛還是种師道的私兵,因此無正式官職)探馬頭子見識多。我看大人之計可行,只是不知我能為大人做些什麼?”

李良嗣道:“還請大人速速催促華夏王殿下速速派遣強將來援,如今西京兵馬不少,可都是廂軍底子,戰鬥力不知怎麼樣,若無良將助我,只怕大事難成。王襄一走,這洛陽城的兵馬都監、提轄官都走了,洛陽廂軍3萬多人,就靠我、郭盛和剩下的一些虞侯維持,我每天忙得兩腳不著地,還是弄得一團糟。”

時遷笑道:“我來此處,便是給你送良將來了!”

李良嗣奇道:“良將在何處?”

時遷道:“我接到王爺的傳書,讓我尋找翟興、翟進二弟兄助你。”

李良嗣一聽道:“這二人是什麼出身,如今在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