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塘江潮信來 作品

七九二 靖康之變(五十七)

繩果是宗望的絕對心腹,作為銀術可的先鋒官,帶領一股精銳騎兵謀克,以一日120裡的速度高速行軍。

這隻部隊雖然整體戰鬥力上不如去年他們在小青山被牛皋消滅的那個謀克驍勇善戰(四六三小青山牛伯遠建功),但是這個謀克引入的不少白搭番的勇士,因此在騎射方面更勝一籌。現在的東路進軍一個3000人猛安謀克不足百個女真勇士,分到每個謀克往往不超過10人!而繩果這個300人的謀克,就有20多個能揮動狼牙棒的勇士。

繩果帶著這隻小股部隊的目標就是在亳州攔住宋徽宗。他一路之上如同旋風一般,遇見逃難的百姓和散兵也不過多糾纏,只是驅散了了事。

一路南行來到亳州之後,正好處於一個“空檔”期,王定六帶領人馬已經繼續南下,而宋徽宗東進的隊伍還沒到。

繩果來到亳州之後,發現這裡幾乎就是一座空城,百姓大部分都逃走了。他抓了幾個百姓詢問,這些百姓支支吾吾的也說不清,只是說有逃難的官家一支千餘人的逃難隊伍去了南方,帶著不少家眷和錢財,不過似乎沒有打出什麼太上皇的旗號。

這讓繩果十分疑惑,他這已經是第二次如中原了,對於中原那些迂腐的禮儀他是有些瞭解的,那個官員出行不是旗幟鮮明、前呼後擁的。如果是宋徽宗南下,必然會旗帆招展、招搖過市的。如果不是宋徽宗又是哪一家官人能夠有1000多人的隨從,還帶著大量的金錢南下呢?

就在繩果疑惑之時,突然自己的手下押來了一個宋朝軍官模樣打扮的武士。

繩果打量一番這個軍官,發現這個軍官相貌堂堂,一臉的“正氣”,與他見到的宋朝禁軍大不相同。

繩果看到這軍官如此威風,也高看了他一眼,他示意手下給軍官接下綁繩,他在中原生活過一段時間(見五一六韓世忠火燒黃天蕩),漢話說的比尋常女真人流利。

繩果用漢語問道:“汝來刺探軍情乎?”

聽繩果一問,這個本來一臉正氣的軍官,卻換上了一臉奸笑,諂媚道:“大人,小的乃是劉豫大人的部將李成,特來跟大人請降。”

繩果見這個李成一下子換了一副面容,倒是嚇了自己一跳,他問道:“劉豫是誰,請什麼降。”

李成道:“劉豫大人是太常寺少卿代管樞密院事物……反正就是很大的官。”

繩果一聽高興了,道:“大官,大官好。比張邦昌還大嗎?”

繩果只是一介武夫,根本不懂治國安邦的政治之法。但是他也知道,宗望打破了汴梁城後,厚待了那些投降的大臣。他的這一舉措讓更多的宋朝官員投降,使得金兵兵不血刃就佔領了很多地方。因此宗望告訴金國將領見到宋朝官員投降,一定要優待,不可刻薄更不可擅自殺戮,而且告知金軍將領招降的官員越大立功就越大。

當他聽到劉豫是很大的官的時候,他心花怒放,認為一件大功向自己撲面而來。

由於劉豫跟著王定六行軍非常慢,以致後來從東京跑的難民都超過了他們。劉豫就讓劉麟和李成打探東京都情況,這些難民說什麼的都有,但是都說是欽宗皇帝和包括張邦昌在內的很多大臣都投降了,金兵似乎對他們還是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