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大佬在星際時代 作品

第322章 星系間的航行

  這裡來自於星系中心恆星的引力已經非常小了,大量的小行星被恆星引力固定在星系的外圍,實際上只要有稍微大一點的撞擊,這些小行星就能脫離恆星引力的束縛變成一顆流浪行星。

  小行星帶中小行星的分佈是質量從內到外越來越小,這也是恆星引力逐漸減弱的一個明顯表現。

  通常意義上,小行星帶的最外層被看成是m星系的邊境,一旦離開這裡,就意味著徹底脫離了m星系的引力範圍。

  剛剛進入小行星帶的復興號開啟了火控系統,並且打開20%功率的能量護盾。

  這裡的小行星個頭還比較大,最大的個頭相當於月球的大小,由於引力作用的減弱,這裡的小行星以一個相對非常緩慢的速度圍繞恆星系公轉,自轉的速度也是非常的緩慢。

  偶爾會有那麼一兩顆小行星因為碰撞在小行星帶裡橫衝直撞,由此帶來一定範圍內的連鎖反應,這對於航行其中的復興號而言非常危險。

  此時復興號的火控系統全部打開就是為了針對這種情況,一旦發現有小行星撞過來,火控系統會立即開火,即使不能完全消滅小行星,也要在撞擊前把它削減到護盾能夠承受的範圍。

  越往後的航行,小行星的個頭越小,這種情況發生的概率也就越高,甚至小行星帶的後半段,以復興號的體積而言,基本上可以看成是在密集的小行星中強行開闢航線,復興號與小行星之間的碰撞難以避免,這對復興號的動力系統是個很大的考驗,所以從進入小行星帶開始,易雪主動開始幫助厄爾庇斯進行計算。

  這並不是說厄爾庇斯作為復興號的艦載ai本身計算能力不夠,而是作為復興號在小行星帶中的首航,厄爾庇斯的數據庫中並沒有相關數據,一切數據模型都需要從零搭建,這也額外地增加了厄爾庇斯的運算負擔。

  有了這一次的航行經驗,厄爾庇斯在數據庫中搭建了數據模型,下一次的航行就完全可以獨立進行了。

  這個小行星帶復興號要在裡面航行1個月的時間,隨著復興號離小行星帶邊緣區域越來越近,它和m星系之間的通訊徹底中斷了。

  當復興號的船尾帶著被能量護盾撞碎的小行星殘渣衝出m星系外圍的小行星帶時,復興號正式脫離了m星系的引力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