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成蛇,在現實世界開創修妖法 作品

第107章:一氣化三清!

  不知道是不是他們的錯覺,連身邊的溫度都降低了幾個度,皮膚上冒出淺淺的雞皮疙瘩。

  “還看!”

  趙哥又向旁邊的動物踹了好幾腳,同時示意身邊的人趕緊去把咬他的那隻黃鼠狼給抓回來。

  那頭黃鼠狼似乎察覺到了他們的意圖,早就有所防備,最後看了他們一眼,隨即很快沒入灌木叢當中消失不見。

  “趙哥那畜生給跑了。”

  地上只留下幾根飄散的黃毛。

  不知為何,想起最後黃鼠狼看向他們的視線,眾人心裡都有些不舒服。

  “趙哥我總覺得那畜生看起來有點不對勁,這黃鼠狼先前就學人看書,又這麼聰明,在我老家那邊黃鼠狼可是有點說法的,能夠向人套封,邪性的很。”

  還有人點頭附和,“是啊,黃鼠狼這種動物可是記仇的很。”

  趙哥對此不以為然,“這都什麼年代了,難不成這些畜生還真的能修煉成精?再說了,以前還講墓裡面有粽子,那咱們下過這麼多墓,有沒有見過。”

  “退一萬步說,就算黃皮子後面找過來,它帶來的也是同類,別說十幾只,就算再來一倍咱們都不帶怕的。”

  以前靈異的傳聞多入牛毛,也沒見哪個成真過,這些動物行為舉止雖然有些奇怪,和普通的稍微有些出入,但也不能證明什麼。

  眾人想了想,覺得也是這個道理,畜生終究只是畜生,翻不起什麼風浪來。

  此刻的葉秦還在道觀附近參詳,並不知道自己的小弟竟然還能被綁架。

  他的精神力遍佈附近,但凡有人靠近,或者周圍地勢磁場產生某種變化,都能夠第一時間感應到。

  白骨依舊保持著盤腿而坐的姿態,手上的上清觀沒有任何變化。

  夜幕緩緩降臨,白天喧鬧不已的道觀,此刻漸漸變得沉寂下來,漫無邊際的夜色蔓延在道觀的周邊,增添了幾分悠長的餘韻。

  隨著最後的夕陽沉於天際,整座道觀幾乎和黑夜融為一體,就連輪廓也漸漸變得模糊。

  這附近沒有什麼住宿的地方,道觀廂房也不多,所以基本沒有什麼人留宿。

  等到最後一個香客離開,道觀大門也緩緩關上。

  “嗡——”

  道觀裡面傳來悠揚的鐘聲,飄蕩在天地之間,與此同時,天邊最後的光亮也終於消逝。

  這聲音和之前聽到的有些相似。

  有那麼瞬間,葉秦還以為聲音是從白骨手上的道觀裡面發出來的,心神微微一顫,可是周圍並沒有任何改變。

  若是仔細一聽的話,會發現這鐘聲有些清脆,沒有先前聽到的那種厚重歷史感,以及那種虛無縹緲的感覺。

  葉秦神情不免有些失望。

  道觀裡面亮起了燈,從他這個角度看過去,暖黃的光芒在黑暗中如同螢蟲般存在,散發著光明還有溫暖。

  周圍一切都陷入了黑暗裡面,唯有道觀帶著幾分光源,很快就連這點光源都消散在漫漫長夜裡面。

  只剩下葉秦幽綠的蛇瞳,如同燈籠似的,一眨不眨看向了遠方,他的神情有些失望。

  “看來此地並沒有歲月斑駁的片段,由此可見,不是任何地方都有的,或許想要殘留斑駁歲月,需要未知的特定條件?”

  這樣的結果也在他的意料當中,畢竟這種歲月力量實在是太特殊了,而且是極為罕見的那種,顯然不是隨隨便便一個地方就能誕生的。

  但其中的規律,葉秦卻摸不透,唯有以後再找機會探索了。

  但想必天下如此之大,定有其他地方留有斑駁歲月片段。

  ……

  漫漫長夜一晃而過,天邊的雲霞倒映在了葉秦的瞳孔裡面,好似有萬千星辰。

  彩霞瀰漫,霧氣繚繞,葉秦這才發覺周圍不知何時起了層淡淡的薄霧。

  黑夜還沒有完全退場,晝夜交替之際,正是天地之炁濃郁的時候,即便沒有參詳出道觀玄機,葉秦也沒有放棄修煉。

  修煉似乎已經融入到了本能裡面。

  葉秦能夠感受到體內氣丹正在緩緩運轉,不停吸收吐納周圍的炁,就像是源源不斷的生機注入,讓原本沉寂的氣丹再度變得活躍。

  絲絲縷縷的霧氣鑽入到了葉秦的身體裡面,彷彿擁有了自己的生命,墨綠色的鱗片像是籠罩著層薄紗,有種朦朧的感覺。

  自從凝結成丹後,葉秦和天地之間的聯繫更為密切,同時也感知道自己汲取天地之炁的速度似乎加快了許多。

  看著天邊不遠處漂浮的雲朵,陽光燦爛,勾勒出萬丈金光,就連普通的雲層,都似乎變得有些不平凡。

  它們悠悠漂浮在蒼穹之下,似乎不管外界如何變化,那抹純白都不曾改變。

  剎那間葉秦似有所悟,如同醍醐灌,突兀冒出一個想法:

  “也許,我可以領悟一門法術。”

  意念剛起,周圍霧氣像是被什麼吸引,環繞在葉秦的周圍,竟然隱約傳達出一種親暱,他有種很奇妙的感覺,似乎能夠隨意操控這些霧氣。

  霧氣裡面蘊含的靈氣很少,可以說是微乎其微,但勉強也算得上是天地之炁的一種。

  葉秦形成氣丹之後,總感覺和這些氣體之間的有著若有似無的關聯,那種感覺說不清道不明。

  先前就有朦朧感覺,只不過氣丹形成之後就更加明顯。

  正所謂量變引起質。

  葉秦已經汲取許多後天之炁,再將它們全部熔鍊在一起,其中又有先天之炁的加持,對於這世間的氣體,自然產生了莫名的感應。

  在道教當中便有一者,道也,一散形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的說法。

  太上老君,乃元氣之祖,萬道之宗,乾坤之根本,天地之精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