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澳洲的明人

  一輛泥頭車,在司機加急單的加速下,從他身上碾過。

  而朱再明也穿越時空,進入了這具同名同姓的身體之中,繼承了他的一切。

  據說,當年朱三太子反清失敗後,他的後人一路南下,過呂宋、蘇拉威西,最後抵達澳洲西部的一個漁村。

  一行近2萬人,在這裡定居下來,取名新鄉。

  歷經幾代人辛苦耕耘,到如今已經形成一座小城,有人口6萬,漁業豐富,礦山充足,甚至還有一座小金礦。

  如此優越的自然條件,同樣在澳洲殖民的英國人自然是不甘心的。

  這些流放澳洲的罪犯們,看明人賺錢比他們虧錢還難受,多次組織軍隊西征,但最終止步於新鄉城。

  新鄉城結合中西,巨大的佔地面積和高聳的城牆,配合稜堡角臺,只要佈置一定數量的火槍手,在這個缺乏足夠攻堅手段的時代,就是個難啃的骨頭。

  英國殖民者幾次在新鄉城下損失慘重。

  隨著時間的推移,英國人也默認了大明對澳洲西部海岸線的統治。

  “萬歲爺,天冷了,加件衣服吧。”

  朱再明斷開思緒,回過頭來,見到一個頭發黑裡透白的中年人,髮絲間沾著煤灰,抱著一件袋鼠皮縫製的長袍走進來。

  “叔,我……朕自己來吧。你又去礦場了?”朱再明接過長袍,抖了一下就披在身上。

  “萬歲爺,臣剛從礦場回來,情況不容樂觀呀。那幾臺蒸汽抽水機都出了問題,工部尚書徐器已經忙活了兩天兩夜了,再修不好,礦井就要被水淹了。”朱顯雪憂心忡忡。

  煤礦、鐵礦、金銀礦,是新鄉城重要的收入來源。

  隨著蒸汽抽水機的宕機,滲透的地下水開始淹沒礦井,到時候就不得不停止開採了,大明也失去了重要財源。

  如今,新鄉城6萬居民,吃住靠海不擔心溫飽。

  但如果最重要的財源斷了,從殖民者手中購買的糖、香料、咖啡等奢侈品數量減少,對於習慣了下午茶時間的大明百姓來說,是難以接受的。

  並且,大家從來沒有忘記打回本土,這些金銀可是未來的軍費。

  “這些英國人,當初賣給我們機器時,說好的能用50年,這才用了20年就各種各樣的毛病!他們就不怕我們斷了瓷器貿易嗎?”朱顯雪有些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