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大明讀者》

  老王正看著一篇連載小說《規則怪談:武大郎的紙條》,越看越上癮,忍不住和書友辯論起來。

  “第三條規則肯定是錯的!”

  “老王,你肯定沒仔細思考,閻王爺說遊戲規則是存活三天,不吃飯又餓不死,為什麼一定要吃櫃子裡的炊餅?”

  “要我說,這炊餅是武大郎放的,準備毒潘金蓮呢!”

  “咦,這麼一想還真有道理哦。”

  “所以,敲門的是西門慶還是鬼啊?”

  ……

  新鄉城,朱雀大街107號,大明報社。

  秦淵剛從宮裡出來,遠遠的看著報社門前有個熟人。

  “咦?這不是奈良一兵衛麼,怎麼有時間來我報社啦?”

  “秦淵閣下!卑職是來送稿件的!”

  “哦?讓我看看。”

  “嗨!”

  奈良一兵衛恭敬的將稿件呈送給秦淵。

  稿件名為《菊與刀》,序言闡述了奈良一兵衛的小小見解。

  眾所周知,武士道是封建社會的產物,在島國小國寡民、諸侯遍地的背景下,是武士階級逐漸固化的產物。

  扭曲、矛盾是他們的代名詞。

  而在奈良一兵衛的筆下,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深刻剖析了武士道最深層的根。

  那就是,這群人說到底,就是擁有地位、極度忠誠的士兵。

  只是不知道什麼人,出於什麼目的,將現實的物質化的,上升到精神層面。

  奈良一兵衛在書中,將自己描繪成一個普通的士兵,並且追求真正榮耀,而非虛榮的故事。

  當然了,出於對倭王和幕府的痛恨,奈良一兵衛在書中,可沒給他們什麼好形象。

  第一卷,從徐福渡海開始,到萬曆援朝結束,最後視角又回到澳洲戰場上的武士團身上。

  秦淵只是粗略看一眼,就清楚了這本書的價值。

  如果《菊與刀》傳到東瀛,不僅可以瓦解武士階級的精神世界,甚至會威脅到東瀛皇室和幕府的正統性。

  有時候,一篇文章就是一把刀。

  在文化的戰場上,不見血的廝殺更令人恐懼。

  如果一個民族,從語言文化到歷史全被摧毀了,那他們面臨的就是“現代原始人”的頭銜,永遠抬不起頭來。

  “這書,可以上!”

  秦淵送走了千恩萬謝的奈良一兵衛,轉頭帶著稿件進了報社。

  現在的報社忙碌的很,職員不斷審核稿件並打分,最終高分的作品會被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