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雲飛李虎 作品

第203章 創辦講武堂的目的

  這段時間,朱雲飛一直在思考,大明的未來究竟該何去何從。

  塔讀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到了明末,天下的變革,已經不單單是大明一個國家。

  實際已經開始與世界掛鉤,這個時代世界列國,其實都已經在開始尋求變革。

  若繼續走封建王朝制度,閉關鎖國的話,即便是漢人統治的天下。

  也會走上歷史上滿清的道路。

  所以,要想讓漢家天下,屹立在世界之巔,就必須變革。

  但變革之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

  為此,朱雲飛想到的第一條改革,就是從教育出手。

  明朝的八股科舉制度,明顯只會培養書呆子,束縛讀書人的思想。

  朱雲飛設立講武堂,教學宗旨,就是解放思想,開啟民智。

  當然,朱雲飛這麼做,不是讓大明,直接走向所謂的共和,這樣的變革跨度,難度太大,顯然不現實。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他要做的是提倡思想變革的道路,一步步的讓大明的士人,百姓接受新的思想。

  講武堂招收的第一期三千名生員,青年班的生員,高達一千五百人。

  這些生員的年紀,主要是十八歲到二十八歲之間。

  其中有一半人員,是朱雲飛帳下的年輕士卒。

  他們都是各地衛所,挑選送來的年輕士卒,有一個前提,那就是都是良家子,以及初通文墨。

  少年班一千人,少兒班五百人,這些生員,主要是登萊二府治下,招收的生員。

  這其中也有不少朱雲飛帳下的官吏的孩子。

  比如趙士驥的兒子趙倫,趙封,孫傳庭的兒子孫世瑞、孫世寧,高傑的兒子高元爵,還有宋家的宋瓘,袁樞的兒子袁賦誠。

  以及昔日登萊總兵沈有容之子,沈壽榮、沈壽嶽、沈壽嶢,經過袁樞的推薦。

  皆報名進入到了講武堂學習。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沈有容是著名抗倭,抗金名將,曾與袁樞的父親袁可立,在登萊共事多年,二人在登萊為官那幾年。

  也是登萊海防最穩固,官聲最好的一任官員。

  至於講武堂的師資力量,主要是姜寫裡、宋應亨,以及姜寫裡的長子姜埰,宋家、趙家的一些名宿。

  他們這些人,主要講文化課。

  軍事和思想課,由朱雲飛制訂課程,從登萊衛所調動了一批中層軍官,親自教導。

  朱雲飛這次來萊陽,也打算長期在講武堂任教。

  他這個黃海講武堂山長(校長),自然是要盡一份責任的。

  八月初一,清晨時分。

  朱雲飛頭戴冠帽,身穿深色襴衫,腳穿烏頭靴,腰佩繡春刀,在姜寫裡,宋應亨等人的簇擁下。

  登上校場高臺,參加了講武堂第一期的開學典禮。

  本小。說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App

  “眾位生員們,我是黃海講武堂的山長朱雲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