鄴舜 作品

第315章 兩種答案

 張玲醞釀了一下情緒說:

 “我有些不明白。你究竟是不是我親爸啊?”

 父親故意清清嗓子看似認真的說:

 “這件事我已經不只和你說過一遍了吧。怎麼又問?”

 張玲認真的目光緊盯著父親說:

 “你確實說了很多遍了。而且兩種不同的答案都說了很多遍。你究竟想讓我相信哪一個很多遍?”

 針對這個問題父親會分為兩種情況來說。

 一種是心情不錯的時候才會說:

 張玲是他親生的。

 具體解釋就是張玲母親在生她的時候難產而死……

 還有另一種心情不好的時候。

 說張玲不是他親生的。

 父親具體解釋說他當初還是一個黃花大小夥。

 閒來沒事剛從外邊溜達回來。

 恰巧在家門口遇到了個盲流懷抱著可愛的小姑娘。

 盲流也是餓極了。

 又看當時有些傻乎乎的父親非常喜歡她懷裡的小姑姑。

 所以就一狠心求著父親隨便給點食物就把小姑娘給他。

 父親每次說到這裡都會長嘆一口氣。

 裝作無比自責後悔的說。

 他當時真是鬼迷心竅了。

 竟然答應了盲流的建議。

 張玲第一次聽到父親的說出這個故事的時候信以為真了。

 她先是愣了好一會兒。

 緊接著小眼睛充滿了不甘心的追問道:

 “爸爸,爸爸,你當初都用了什麼東西換了我?”

 父親聽後故作不耐煩的說:

 “打聽那麼多幹嘛?自從換了你這賠錢還不聽話的玩意兒。我腸子都悔青了。我不想再提。快到一邊玩去。”

 父親的不願意說瞬間拉滿了張玲的好奇心。

 “不行!爸爸,你就告訴我嘛。你當初究竟用什麼換了我?”

 當時的她雙手緊緊抱著父親。

 一副勢必要求得真相的樣子。

 其實!

 張玲當時並不在意自己是被父親換來的。

 她在意的是自己在父親心目中處在什麼地位?

 而這個地位就能從父親用什麼物品換了她體現出來。

 所以猶如腿部掛件一般隨著父親挪動著。

 父親硬著頭皮吃力的挪了幾步後才妥協的看著她問:

 “你這孩子!真拿你沒辦法。張玲,你確定自己一定要知道?”

 張玲心懷著忐忑卻目光堅定的點頭“嗯”了兩聲。

 父親看著當時執拗的她才表現的很認真的樣子說:

 “能用什麼換了你?當時那個年代。盲流們自己都吃不飽。小小的你看似可愛。可都已經餓瘦成了一把乾柴。沒有一點兒分量。”

 張玲想要聽到的答案可不是這個。

 她繼續不依不饒的哭鬧的說:

 “不是,不是,人家不想聽這些。人家就想知道爸爸你究竟用什麼換了我?”

 父親面容有些無奈的解釋說:

 “我已經說了呀!是吃的。能給快要餓死的盲流一頓吃的。那就已經是天大的恩惠了。”

 張玲快要崩潰的說:

 “我知道是吃的。你具體給了什麼吃的?”

 父親掛起一抹笑容說:

 “這孩子打聽的還真夠仔細的。好啦,好啦,你也別鬧了。我告訴不就行了。是兩個巴掌大的甜饃饃換的。”

 張玲沒有經歷過那個年代。

 兩個巴掌大的甜饃饃對一個餓極了的盲流的意義。

 所以有些不甘心自己在父親心目中就值兩個甜饃饃。

 從而在今後一段很長的時間裡。

 每天張玲都會重複的問父親一句:

 “爸啊,我當時就真的只值兩個巴掌大的甜饃饃?”

 後來!

 父親都被張玲給問煩了。

 只要發現張玲看他的眼神中帶著一抹淡淡的憂傷。

 他就知道張玲一定會再次問起那個問題。

 於是父親如那個《賣柺》的小品中一句經典臺詞所說。

 父親沒等張玲問出口就學會了搶答。

 甚至不想在聽到了張玲繼續追問同一個問題了。

 只能對張玲承認自己當時隨便編了一個故事在逗她。

 結果,謊言說得多了。

 最後還真就成了真的。

 張玲說什麼也不願意相信父親說的是謊言。

 父親也算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只能默默的忍受著張玲接下來日子裡的追問。

 至此!

 父親回想起往事。

 感覺這些就像是昨天剛發生過似的。

 仍然還會有些心有餘悸。

 他的身體下意識的一哆嗦後說:

 “我不是說過其中一個就是逗你玩的。我說張玲。你怎麼還說是兩種答案呢?一種,一種,自始至終都是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