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啟崇禎 作品

第 256章 鹽場改革1

  “你做的很好,走,去灶戶區!”

  說著,不等張世澤回答,便起身朝灶戶們的住所方向而去。長蘆鹽場地處海灘,地勢開闊,一覽無餘。出了門,曬鹽地和灶戶們的住所一眼就可以看的到。

  前番他命人探查瞭解過,大明目前的曬鹽技術已經相當成熟,而且產量也很大。他這次來的目的主要是想看一下製鹽的過程是怎麼樣的看看能否有改進的地方。再者,他也想看看能不能搞出來精鹽。

  很快,正在安排防務的王之棟接到消息,不敢大意,立即將防務交給副將處理,自己則親自帶著營屬衛隊趕了過來,護衛朱啟的安全。

  很快眾人便到了灶戶們生活的地方。當眾人看到灶戶生活的地方之後,大吃一驚。灶戶們由於是掛官屬灶戶,常年被限制在鹽場生產生活,灶戶們自發集合,形成了村落形式的存在,最早的時候,灶戶們由於脫離農業生產,朝廷是會給予他們薪俸的,也就是現在的工資,到了明末,明廷連軍餉都發不出來,灶戶們工資更是痴心妄想了。

  於是灶戶們為了生計,有的靠借貸為生,有的便開始與鹽商勾結,倒賣私鹽,從而顯現出了兩極分化的特徵。

  此時呈現在朱啟眼前的便是一片棚戶區,其場景比1933年世界經濟危機下的美國的棚戶區還要悽慘。

  “這是人住的地方?該死!”朱啟指著灶戶們生活的村落說道,語氣中止不住的憤怒。

  眾人看過去,大家也是頭一次來到這裡,看到灶戶們的生活狀況也是震驚的不已。

  此時,張世澤已經將原轉運使郭光等一眾官吏打發走了。對於鹽場的情況大家也是不知,於是紛紛保持了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