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張巡最後的選擇,英雄從不是孤獨的

  “其能以三千兵馬輾轉河南諸郡,大敗十幾萬叛軍...足以證明張公的軍事才能!”

  “河南乃是叛軍腹地...兒臣請求升任張公為河南道兵馬節度使...儘管沒有太多的物資...但少了掣肘...兒臣相信張公能夠光復大唐領土!”

  李豫將頭扣在地上,

  李亨的雙眼卻眯了起來,並沒有第一時間回答。

  他摩擦著自己的胡茬。

  李亨被自己的父親李隆基打壓了一輩子,別的東西沒學會...平衡權力和打壓異己這兩樣是學的有模有樣...

  老實說...

  張巡如果升任河南道兵馬節度使,以張巡的能力的確可以讓河南失而復得...

  加上山西的郭子儀,李光弼...

  他們三人合力甚至能夠輕鬆殺死史思明。

  李亨對於這一切瞭然於心。

  可人總是會變的...靠人心永遠是靠不住的。

  郭子儀雖然是大唐名將...可他卻十分忌憚...如果郭子儀有反心,他無力鉗制。

  張巡也是一樣,

  這人要聲望有聲望,要能力有能力。

  對其委於重任...自然可以對史思明造成很大的麻煩...

  但河南被光復之後...

  張巡及其部下,還是他一個李亨能夠號令的動的嗎?

  相同的情況他早就思考過...

  如果不打香積寺之戰,長安和洛陽一樣能夠收復...

  但,需要時間,而且這個過程中...難保他的父親不會跳出來爭權...

  這大唐,說到底還是李隆基的聲望更高...

  戰爭是政治的延伸。

  他要先保證自己的地位。

  香積寺之戰打完,大唐的將軍損耗嚴重,損失的是郭子儀等人的話語權...也是李隆基的話語權,有鍋李隆基去背。

  且!

  新招的兵團可不是郭子儀帶出來的,他們佩服郭子儀,未必就聽令郭子儀。

  而他也可以靠著收復兩京的聲望穩坐皇位。

  唐軍的傷亡只是另一種方式的平衡罷了...

  李豫的請求,李亨沒有回答。

  但也已經回答了。

  李亨沒有李隆基的手段和基礎,他沒有李隆基那般強大的話語權,也控制不了手握重兵的節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