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珩聖主 作品

第41章 藏書閣

  修行講究循序漸進,切忌好高騖遠,越級修行,否則會走火入魔,傷及性命。

  王珩倒是非常聽話,畢竟性命攸關。

  除了睡覺和吃飯,都老老實實的呆在下層找書,期間來往的內門弟子都用異樣的眼光看著他。

  古人說:“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但若將這些當作男兒平生的志向,以儒家之言,未免有辱斯文了。

  但王珩不這樣認為,人生要有目標和動力,如能實現理想,又能得到金錢和美人,那何樂而不為呢。

  打開那些封皮有點殘缺的書卷,看著那古樸厚重的文字,一字一句皆是前人智慧結晶。

  他盯著書中的文字,細細的品讀,時而眉頭緊蹙,時而搖頭嘆息,令人捉摸不透,每讀完一本後,便輕輕的合上,閉目沉思片刻。

  不知不覺,四個月過去了,王珩覺得差不多了,第一層大部分書卷都已熟記於心,第二層他想上去看看,但想起思雨的告誡,還是忍住了。

  他離開了藏書閣,思雨和寒煙開心得擊掌相慶,總算是走了,這幾月她們日子可不好過啊。

  回到竹林後,發現猴子幾人又不在,王珩整理了一下思緒,結合陰陽五行尋了一處風水地,開始打坐練氣。

  這裡簡單提下五行和陰陽,畢竟它們貫穿修行的整個過程。

  五行概念首見於《尚書·洪範》,常用於表達人們能夠認識事物的屬性標記,以及事物之間的相互關係。

  五行表現為“天-地-物-人”三位一體互聯互通、有序變化的五種“象態”。

  其相生相剋關係被明確地表述,則見於西漢《春秋繁露》。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五行相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世間萬物誰也不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陰陽,是一種上通天地、下達幽微的獨特思維方式和深邃智慧,堪稱宇宙中最大的學問,人生最高的原理。

  《周易》雲:“一陰一陽之謂道。所謂大道,就是陰陽,所以《黃帝內經》又說:“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萬物一體(無極),陰陽分開(太極),太極生陰陽,陰陽生萬物,所有物質都是具備陰陽兩面,用我們平時所說的詞語去形容,大概就是物極必反、否極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