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 作品

第215章、兩套規矩就只比拳頭

  【……如今想來,陛下再開皇后選自重臣之家並非只為了眼下,還是考慮將來。用修,你在廣州也許想著此節。之前莽撞,為父若去了,楊家只能先靠你護持,萬幸因廣州之事,陛下甚是誇獎過你……】

  楊廷和給楊慎寫著信。

  餘承勳、餘承業兄弟的關係,畢竟還隔著一層。

  他寫完了這封信,看著燈花心裡也靜了下來。

  此前定下了對李翔案牽涉到惠安伯、鄭家的處置方略,這事雖然不小,但確實比不上皇嫡子降生。

  有之前的佈置與安排,五軍營亂不到哪裡去。

  便是此後勳戚和天下的反應,對皇帝和參策們來說,需要的其實確實只是決心。

  只要敢於提起屠刀,這片天終究是能殺出來的。

  張永既然去了,那便能把五軍營的事穩妥處置。就算張偉不是聽了旨入了城再按律例查辦又如何?無非是多一個小波折而已。

  刀既然提起來了,遲早是要見血的。

  五軍營內,城守十營那邊的火剛被撲滅。

  張永看了一眼徐光祚,又看了看來到這裡的王佐和李沂。

  “既早已探知那沈文周,何不索性先抓起來?”

  王佐笑著說:“他是張偉的師爺,為他奔走交際,以什麼理由抓?我這邊只知道他見過哪些人,耳朵又不能湊到他們旁邊聽到他們說過那些話。畢竟是勳戚心腹,畢竟是京營大事。張公公,先問清楚張偉是不是真的參與其中,這才是應有之理。”

  他知道張永是覺得今天有點險。

  另外一點,張永今天奉命而來,事先在背後的佈置卻有不少是另有旨意安排下去的。如今五軍營竟真有人敢譁變,張永這個提督太監在擔心怎麼交差吧?

  於是他又對張永拱了拱手:“李翔之事後,張公公才開始提督京營。今日只率十餘人入營,遇大亂而能平,這新設的京營,張公公才堪稱以威望能懾服諸將。張公公,有功無過。”

  張永沉默了一會,隨後才看著徐光祚,兩人都苦笑了一下。

  徐光祚是要靠暫掌五軍營在這一場新法劇變中更加明確地站在皇帝這邊,證明他的忠誠。

  張永呢?張佐、麥福等人資歷還太淺,而他這個曾經的八虎同樣需要對皇帝證明他在新法方面的立場。

  這可不是去甘州平兵變,這是因為新法要站在一些心懷不甘的勳戚對面。

  於是張永對王佐也行了行禮:“謀逆勳臣及叛軍首領等人,王鎮撫使這便趁夜帶回城中吧。今夜平亂之功,咱家還要與定國公、咸寧侯等人商議如何擬寫奏疏。”

  王佐再對徐光祚、咸寧侯等人行了行禮,隨後就跨上了馬說道:“走!”

  陸炳看了看比自己年紀大不了多少的仇鸞,趕緊跟到王佐的馬旁邊。

  他只是和李沂一起把沈文周抓住了,隨後發現回不了城,於是只能又來到五軍營這邊。

  但仇鸞是率領著一千騎把那些終究衝出去了一些的亂兵砍殺乾淨。

  五軍營內的一處燃著熊熊大火,那是在這次騷亂之中被斬殺的亂軍。

  大校場上仍然燈火通明,張永和徐光祚一起走到了前面一些,看著底下那麼多將官。

  “本督公敢用你們再率部剿亂,就是清楚五軍營內大體還是好的!”張永大聲說道,“今夜爾等之功,定國公與本督公必不會隱沒!去年欠下的餉銀,很快就會發下來,今夜的犒賞也會一起!張偉等人罔顧聖恩,暗中謀逆,與爾等無關。自明日起,先於各營內釐清各哨欠餉多少,明日兵部來人,自會核對賬冊!”

  等到雷全義那邊陷入酣戰時,張永是先留人看住了戰兵七營,然後就趕到了校場,讓已經在那裡集合的將官們趕赴城守十營。

  他帶著的那剩餘一哨人馬壓陣,卻讓這些將官直接衝上前去廝殺。

  這些將官同樣需要證明自己,也需要在這一場變故中有立功的機會。

  現在聽到張永這麼說,已經過來聽過旨意的各營將官齊聲稱謝,隨後才奉命各歸各營,安撫人馬。

  今夜還會不會有變故?

  三千營的一千鐵騎還在這呢。

  回到了打掃好的中軍大帳,徐光祚唏噓道:“今天全賴張公公調度有方了。”

  張永卻向仇鸞拱了拱手:“幸賴侯爺增援及時。”

  已經快二十歲的仇鸞穩重了不少,連忙回禮:“末將也只是奉旨行事。旨意及兵部調令讓末將申時五刻離營,這個月內都鎮守五軍營助國公爺和督公行事,只是沒想到張偉如此膽大,城守十營更是吃了熊心豹子膽,大白天便敢抗旨。督公,今夜還是十分緊要,末將繼續去巡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