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 作品

第237章、要開始動手了

  在北京,翰林院內還專設正八品的世襲五經博士,這些都由孔、顏、孟、朱熹等歷代先賢的後人擔任。

  以衍聖公為首的先賢后人們,都在祖先餘蔭之下享受著普通寒門子弟難以擁有的機會和實際利益。

  現在這些機會與利益岌岌可危了。

  孔聞昉來時,孔聞韶已經在與其他人激烈地討論。

  “張孚敬人未至,意已明!此疏與我等息息相關,不可不爭!若不爭,何以言孝?”

  孔聞韶說得大義凜然,但當孔聞昉進門後又急切地問:“聞昉,你可知張孚敬要總督山東,還在京城上了《議孔子祀典疏》,要毀各地先祖塑像代以木主,降祭祀儀制,去先祖王號?”

  孔聞昉“大驚失色”:“竟有此事!”

  孔聞韶連忙把那封信遞給他:“你先看看。”

  孔聞昉細細看了一遍那封信,隨後眉頭緊鎖、面色難看:“不意宗公請我來,竟是為了此事。”

  “我衍聖公府首當其衝!”

  官方祭孔的事情主要都是由衍聖公府來完成。

  如果要毀塑像,首要得毀的就是孔廟內的塑像。

  改殿為廟,降低規格,當然第一個要從衍聖公府、從曲阜孔廟開始。

  孔聞昉再怎麼有野心,畢竟也是孔氏子弟。

  他其實已經也知道了這件事,過來路上就一直在思考該怎麼做。

  作為孔子後人,如果不站出來為孔子的榮寵發聲,那還真算得上“不孝子孫”。

  可這明顯是皇帝的意思,站出來反對之後,後果如何?

  看著孔聞韶為難又憤恨的表情,孔聞昉知道他打的是什麼主意了。

  “我等不在京,此事禮部集議,我等只能聯名上疏。”孔聞昉盯著他說道,“宗公,只能由你為首奔走各家。另撫臺、兗州府尊、山東提學等人,此事也該由宗公出面!先祖恩榮,全繫於宗公一身了!”

  既然不可能不站出來表態,那自然是人越多越好。只列名其中,便不會太惹眼。只要不是牽頭之人,那就還算可以接受。

  孔聞韶看著他無言以對。

  自己是衍聖公,說話的分量確實強於區區曲阜知縣。

  可是孔聞韶也擔心後果,所以是希望孔聞昉代為奔走的。

  現在五月丁祭剛過,八月丁祭還早,孔聞韶都找不到藉口窩在曲阜不動。

  其他人紛紛贊同孔聞昉的意見,一起勸孔聞韶趕緊行動起來。

  孔聞韶陰沉著臉說道:“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張孚敬來勢洶洶,陛下對我孔家究竟是何態度!孟春等人既已被錦衣衛擒獲,恐怕也會供出與我之書信往來!若不只是削先祖諡號,降祭祀儀制,還要除衍聖公位呢?”

  他不肯冒這個頭,繼續說道:“因此如今不只這爭辯祀典一件事,還有應付朝廷。是否要借五軍營、四川之事牽連我衍聖公府,我豈能不好生準備?聞昉,伱任知縣,去各家和各位官員處奔走之事責無旁貸。辯疏擬好,其他人署名之後,我自會署名其首!”

  孔聞昉也不希望衍聖公這個爵位都沒了,聞言也不得不承認孔聞韶說的是事實。

  他之前跟孟春等人是怎麼書信往來的,如今後續的線索清理、答問準備都只能由他自己來。

  “……既然如此,宗公當先署名其上,我再拿去。”

  “……也行,但辯疏如何擬?”

  幾個人你望著我,我望著你。

  要對線的是朝堂最頂尖的人物,以他們幾個人的學問水平,一時之間哪能寫出一道內容具有說服力、文辭動人的好文章?

  沒那個能力知道吧。

  可是衍聖公一脈不發聲則已,一發聲就一定得有分量。

  孔聞昉咬了咬牙:“既然是張孚敬要來,這件事,我去拜會撫臺和府尊!在山東這幾年,他們也該擔心張孚敬再佩天子賜劍而來。”

  “全拜託聞昉了!”孔聞韶激動地握著他的手。

  孔聞昉在這裡呆了一會,瞭解了一下他之前與孟春等人書信裡有沒有什麼大不敬言論之後,這才沉著臉離開了衍聖公府。

  事到如今,確實是沒想到皇帝對孔家的態度竟如此堅決,堪稱磨刀霍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