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 作品

第301章、什麼事都是聯繫在一起的

  毫無疑問,歷史經驗已經告訴了他這東西主要就產自低緯度地方的海島,所以一定是要靠海運的,而且不必先挖乾淨自家的。

  但是從海外去搞,方式、成本都是必須要從長計議的事。

  朱厚熜的思緒又拔得更高。

  對農業增產增收來說,田多稅少是根本,新法要做這件事。

  農具、肥料,其實本屬於錦上添花、精耕細作的範疇。鐵農具的普及已經作為今年要推動的實事佈置下去,肥料的事情也跟培養化學這個學科在一起做。

  其實是興修水利、治理水患的重要性,要排在這兩樣前面。

  靠天吃飯的行業,防洪抗旱是永恆的事情。這方面,朱厚熜從將近五年前就在著手,而且也得搞一輩子。

  劉天和已經在河道總督的位置上做了一年多,黃淮水患始終是懸在大明糧倉頭上的陰霾。一旦遇到大水,管你有什麼鐵農具、肥料,都不頂用。

  專業的治水方法技巧,朱厚熜不能輕率給意見。

  但有一點他是很肯定的。

  把目光從那鳥糞石上移開,朱厚熜站了起來,緩緩踱步到了書房裡的大明輿圖旁站著,抬頭看向那個給黃河提供了大部分泥沙的地方。

  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它的範圍比後來的山西省要大得多。

  因為北面,大同府西邊長城以外的位置,屬於如今內蒙古的許多地方也屬於山西。如今的呼和浩特市,現在是離得很近的歸化城廳和綏遠城廳。

  而沿著長城往西,朱厚熜印象當中更大概念裡黃土高原的範圍裡,陝西北部、甘肅、寧夏……這些目前都是邊鎮所在。

  哪有閒心和環境,讓那裡的官能紮紮實實、一任接一任地栽樹?那邊栽樹,短期內對那裡的百姓有什麼好處?

  所以雖然朱厚熜早知道治理那裡的水土環境是絕對有助於治理黃淮水患的,卻一直沒什麼好的辦法能啟動這件事。

  想要讓黃土高原上能安心治理環境,朱厚熜只有一條路可以走。

  將防線往北推。在南洋經略之策緩慢推行的過程中,只要那種海外設港的思路能落地了,大明就該謀劃復套、打疼北元的事。

  南面和北面,這節奏將很重要。

  而情報,朱厚熜一直重視。

  現在黃錦看見皇帝盯著那裡,就湊上前來低聲問道:“陛下,可要再宣張鏜來?”

  內察事廠在湖廣平叛中也建了功,張鏜官升一級,如今作為內外察事廠總督。

  “不必。”朱厚熜搖了搖頭,然後忽然說了一句,“皇兄英武啊。若非應州一戰,朕沒這幾年安穩時間。但如今那阿拉克汗用了六七年時間,北元政局漸漸穩定,北境要多事了。弘治十一年後,北元斷貢快三十年了。孛兒只斤·博迪雖稍穩內局,但這麼多年只靠一些邊鎮走私,不夠讓北元許多人滿意的。”

  黃錦沒法附和什麼,聽得出來皇帝只是自言自語、理清頭緒。

  但是陛下繼位以來,北邊並非一直相安無事。

  正德十六年八月,在楊一清剛剛抵達西北,那仍舊被大明人延用之前對達延汗稱呼的“小王子”、實則是如今北元新汗的阿拉克汗孛兒只斤·博迪就進犯過。

  嘉靖二年五月和八月,北元也有進犯過。

  這還是正德十二年應州大捷、達延汗隨後死了,北元經歷瞭如今阿拉克汗與他叔叔對大汗之位爭奪的緣故。

  雖然有楊一清在那邊坐鎮,沒出什麼大亂子,但北邊從來都稱不上風平浪靜。這幾年裡,邊鎮也戰死了一些官兵。

  朱厚熜略微感慨一二,就感覺到帥才將種的缺乏。

  畢竟他還記得,嘉靖年間發生過蒙古兵臨北京。

  今年這武將大比、武舉殿試,明年制科,也不知能不能找出幾個好苗子。

  ……

  朱厚熜忽然由肥料想到了北方軍務,是因為嚴嵩的奏疏。

  嚴嵩的奏疏裡,其實說的也不是這個事,而是奏請了一個策略:閩浙這種山多田少的地方,那些犯禁下海之家也確實有他們的難處。趁這次浙江推行新法和推選鄉賢之際,能不能在寧波及寧波之外已經頗成規模的雙嶼諸島那裡再設市舶司?

  但這市舶司,不是繼續處理朝貢貿易——皇帝的態度已經很明確了,國與國之間講利益。

  嚴嵩只是判斷出了皇帝對於鳥糞石的重視,因此給出了一個方案:準鄉賢之家的海商登記造冊,統一於寧波市舶司課稅。出港交銀,歸港則按船數需運回相應數目的這鳥糞石。

  為了避免和廣東市舶司衝突,閩浙海商只在皇明記分號的統帥下,往呂宋、日本、琉球等方向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