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 作品

第382章、俞大猷的震懾力

  今天來到這裡的,除了郭勳自己的親兵營,還有邊牆諸將之外腹地一些守將帶著的野戰營或野戰旗。

  “四年了!”郭勳聲嘶力竭,“四年的時間,京城和懷來新造的軍器兵甲,本督厚顏向陛下、向王督臺和總軍備部討要來了多少?看看你們身上穿的傢伙,想想你們帶著的傢伙!”

  將臺之下,有資格站過來的至少是百戶,他們眼裡是渴望的光芒。因為有底氣,所以才不怕。因為大明已經新封了那麼多公、侯、伯,所以他們渴望。

  “陛下只命俞將軍出征,是要我們大同務必速戰速勝!你們紛紛請纓,是因為有必勝之心,有求戰之勇!本督可以讓你們跟著去,只有一句話,凡事聽俞將軍調遣!”

  “末將遵命!”

  “土城三十六里,晾馬臺十八里,朝發夕至,速戰速決!”

  “萬勝!萬勝!”

  郭勳這回不用拼命,他要準備好邊牆沿線其他寨堡遇到反撲的可能。

  現在,俞大猷已經從西路行軍到了大同左衛,直奔距離土城最近的拒門堡而去。

  而這些聚集到了大同的選鋒,一部分去拒門堡與俞大猷匯合,一部分則先要去陽和口,一部分到兩者之間的鎮羌堡和拒牆堡準備左右策應。

  兵貴神速,他們不再廢話。

  而郭勳則還有下一批人要訓話。

  “這回是奪舊地,復故土!本督知道,冬日裡築堡殊為艱苦!但是你們都看好了!”郭勳抬手指著一人,“糧儲號大同倉的管事就在這裡!轉運行的經理也在這裡!雪化之前,土城和晾馬臺的堡城築起來了,雙倍糧餉!本督隨後就要去鎮羌堡督守,物資糧草,懷來那邊已經起運,陛下盯著這邊!”

  西面的俞大猷已經過了十里河,細雪之中,他帶過來的三千精兵在行進。

  在前方,還有兩千在拒門堡等他,而晾馬臺那個方向則只是三千人。

  郭勳把大同的神威炮和新式的虎蹲炮給他調來了近一半。

  “縱然有其他邊堡的調動做掩護,俺答主力還是會來得極快。歸化距土城兩百餘里罷了,大軍帶著巨炮,行軍太慢。一出邊牆,必被偵知。”

  俞大猷斷然道:“要佯攻舊宣德衛涼城!拿下那裡,身後兩條河一道舊邊牆,進窺歸化,俺答不得不救!我自寧魯堡去那個方向,趙師,你隨千五精兵去攻土城。我將旗在哪,哪便是主力。俺答若敢不防,我就去那舊的單于城雲川打個轉!”

  “當真要如此?陛下之令,是攻下土城。”趙本學問了一句。

  “料敵從寬!”俞大猷目光堅定,“俺答吃不起這個失地之虧,必須要有人真的能牽制住他的主力。土城一下,我這邊輜重不多,可以迅速過去會師。如何依那邊地勢先紮下城外護守軍寨,便拜託趙師了!”

  “好!”

  從嘉靖五年到現在,趙本學來到這晉地這麼多年過去了,終於要踏足邊牆之外。

  在大明邊牆以內,俞大猷快速行軍,很快就到了殺虎口東面一點的破狐堡。

  殺虎口在新邊牆的一段弧頂,它的外面,還有一道舊邊牆,西南直抵清水河,東北接近下水海。

  俞大猷只帶著一千五的本部精兵,但他又帶走了寧魯堡和破狐堡的一共六百守軍和一些後勤民夫。

  “跟著本將走,到了舊邊牆,俺答親來也不敢繞過本將去破狐堡!”俞大猷已經是真正的大將之風,“他不敢賭殺虎口內會不會冒出過萬大軍直撲歸化!晾馬臺那邊會後動,他難以判定大明真正的目的!”

  歸化,就是俺答的老巢。

  俞大猷的將旗,就是兵鋒所在。

  俺答正如俞大猷所料,他已經知道滿受禿把事情辦得過火了。

  現在,滿受禿要先從朵顏往北,然後從永謝布與察哈爾駐牧地的間隙之中再次化整為零地潛回來,人根本還沒到齊。

  饒是如此,俺答也不得不在寒冬臘月點起足夠多的兵馬,防止出現明軍的來襲。

  在他看來,應該不太可能。

  就算是蒙古南下打草谷,眼下這個時節也該回來了。

  大雪封山可不是開玩笑的事。

  況且,他對朵顏的突襲選在了十一月初,事先毫無預兆,大明也不至於反應這麼快。

  到底是誰幹的,大明總要先搞清楚,然後等他們十一月中旬開始、月底才會結束的大國策會議中那新一批的重臣履職之後商定好策略吧?

  可是眼下剛到明人的臘月初四,哨騎奔回來到了他的汗帳:“可汗!明軍到了涼城南面,是俞大猷!兩條河都快凍上了,他們很容易渡河打過來!”

  “殺虎口那邊有沒有動靜?”俺答聽到俞大猷的名字,心裡不由得一驚,“寧夏甘肅那邊呢?”

  “殺虎口長城上的將旗多了三倍,寧夏甘肅那邊五天前傳回的消息,還沒動靜。”

  俺答沉默了。

  俞大猷不是戍守井坪那邊的嗎?從那邊到涼城,那得是多久前就開拔的?那豈不是朵顏的消息剛傳到漢人皇帝那邊,軍令立刻就傳往大同這邊?

  整軍開拔不要時間的嗎?

  也正如朱厚熜預料的一般,俺答覺得明人早就準備好了隨時出戰。

  可是寒冬臘月的,就算要打,難道不該去打更好打一點的袞必裡克嗎?

  四年來都沒侵擾宣大的俺答感覺很憋屈:為什麼專揍我?

  “當真是小瞧我了!”俺答咬著牙,“這寒冬時節,竟還要出邊牆來。也好,讓他們有去無回。這次,可是他們先打到我們的牧場上!吹號!”

  號角聲很快響徹這仍在營造的大板升內外,十五歲的馬芳愕然聽聞後,眼神忽然一閃。

  前年,他在俺答狩獵來到他放牧的這一片地帶時因為偶然的機會展露了這麼多年學得的弓馬技巧,射殺了一頭蟄伏在一旁、被俺答身邊親隨忽略掉的猛虎。

  談不上救了俺答一命,只是膽識和技藝被俺答看中了,因而成了專為俺答養馬的僕人。

  去年和今年,他也趕著馬匹牛羊,隨俺答大軍去西北面剿滅了一些小部族,擴大著土默特部的駐牧範圍。

  現在,馬上就十六歲的馬芳已經長高了不少。

  看到俺答的親衛隨後到這邊來挑選馬匹準備過去集結,馬芳趕緊上前說道:“這回我能不能不趕牛羊?我想隨可汗一起出徵殺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