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 作品

第425章、山雨欲來風滿樓

  在軍事上的作用很大,目前的大明,對望遠鏡的管控確實極嚴。

  除了軍隊裡,也就只有皇明大學院和博研院的人能夠擁有、使用。

  在薛翰的護送下,路易斯的船隊終於抵達了馬六甲城。

  一別五年多,路易斯眼中的馬六甲城又大不相同了。

  在葡萄牙原先構築起的馬六甲城的基礎上,山城分成了兩大圈和兩片港區。

  山城內城已經有了堅固的磚石城牆,外圈也有低矮一些的石頭牆,只是沒內城那麼整齊、穩固。

  而兩片港區,分別是軍港區和商港區。

  船隻靠岸後,路易斯下了船時已經穿上了大明皇帝賜給他的郡王蟒袍。

  “路易斯公爵,別來無恙。”

  “高大人,恭喜您就任南洋都護。”

  兩人都是以前就見過的,高拱並不因為他穿了蟒袍就怎麼尊重。他很清楚路易斯這是想彰顯一下他和皇帝的關係,也算一種要靠衣裝來撐氣勢的表現。

  在御書房歷練了一番,又去財稅部做了三年郎中後,高拱接替楊博來到了這南洋都護府。

  在財稅部的三年,他很清楚南洋都護府這區區一座馬六甲城,往大明運送了多少稅銀和其他貨物。

  如今,這馬六甲就好比一個府城之地,能夠貢獻堪比沒設邊市的一省稅銀,甚至更多——年均已逾三十萬兩,還在快速地增長。

  這些稅銀裡,包括了民間和外族商船到這裡交易的關稅,也包括了馬六甲已經興盛非常的陸上商業的商稅。

  在大明如今已經更為專業的商法和稅法的體系下,相比起新法推行之前擁有市舶司的整個廣東一年稅銀也只十餘萬兩的狀態,自然已是大不相同。

  馬六甲坐擁地利,皇帝堅持勞師遠征,現在開始有了持續的收穫。

  在隨著高拱前往南洋都護府官衙的路上,路易斯親眼見到這座城的繁華更甚昔年葡萄牙治下,不由得感慨這遙遠的東方,大明的影響力終究不是葡萄牙可以比擬的。

  一旦馬六甲重歸大明親自治理,周邊的小國更加恭順、也更加放心地來這裡交易。

  而大明的商人們,也比當年葡萄牙和大明仍處於戰爭之時,來得更多。

  外城裡,商鋪林立,到處都是大明話。

  路易斯聽到了他們的一些談論,好奇地問高拱:“大戲臺?高大人,那是什麼?”

  高拱微笑著回答:“南洋諸國久慕大明文化,故而今年陛下御極二十載之際,蒙陛下聖恩,禮交部曲藝司的諸位大家不遠萬里巡演各地。這馬六甲,便是南洋這個方向的最後一站了。路易斯公爵來得巧,演出是從後日開始,連演七日。在馬六甲盤桓十來天,屆時再與曲藝司眾大家一起回京城吧。”

  路易斯到了內城,總算看見了一座新建的大劇場。

  在這內城,他也見到了許多周邊小國的權貴或貴族子弟。他們看到了高拱,都彎腰行了行禮。

  “今年是皇帝陛下繼位二十週年?”

  “從正德十六年四月到如今嘉靖十九年,正是二十年。”高拱點了點頭,“路易斯公爵再奉葡萄牙國主之命出使大明,正趕上陛下今年再辦萬壽大典和寰宇運動會,京城萬國來賀。”

  “是嗎?”路易斯心中一動,想必到時候皇帝應該很開心,那麼自己的任務就更好完成了。

  到了馬六甲,隨他一起來的商船自然是在這馬六甲開始交易。

  但是他們也很快就知道了城中將有東方的戲劇和歌曲、舞蹈演出的消息。

  想要進去看,門票倒也好說,畢竟能夠不遠萬里來航海貿易的,又豈會在乎區區五兩銀子一個的座席費用?

  關鍵是來得晚了,聽說座席已經被周邊小國來的人和本就在馬六甲城的東方商人、富人們一搶而空。

  有一些北面的小國貴族子弟,更是繪聲繪色地向別人吹噓著演出裡的天籟之音、美妙舞姿和絕世容貌。

  他們是在北面的交趾和占城看完了還不滿足,又追到了馬六甲來。

  路易斯被他們找到了,只能向高拱請求協助。

  “那自是無妨,本就還留有一些貴賓座席。只是若人多的話,加些座席只怕有些為難……”

  貴賓坐席區,那自然就要加錢。

  曲藝司是國家隊,所針對的自然就是外族的上層。

  現在,也已經有了一些民間曲藝隊,往往是民間商行自己養著的。路途中自己能夠消遣一二,到了邊市或域外,也能辦一辦演出收些銀子,那些才是面對普通百姓,座席錢收得便宜一些。

  在御書房呆過的高拱,早已知道如今去了禮交部曲藝司做總司的李開先所做的事有什麼目的。

  從交趾南北兩宣尉司的一些富家子不遠千里追逐到這裡來還要再看數場的情況來看,大明在他們心目中是越來越有吸引力了。

  而馬六甲城完全是大明的行政治理體系,每一個到這裡就任的都護都是在皇帝身邊耳濡目染過、日後必定有遠大前程的人。楊博回到了大明,已經是正三品的財稅部右侍郎。儘管他大概還要一兩屆才有機會到達正二品,那也已經是難得的快車道了。

  所以,高拱也只會在南洋都護府好好用事,爭取讓皇帝十分滿意,任滿回到大明,邁出通向臺閣的堅實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