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 作品

第427章、京城陰雲

  朱厚熜不禁無語,這意思是:您都打算自個兒和安嬪她們葬一起了,想必將來其他妃嬪都是這個待遇。既然如此,您將來的陵寢,就一點點修吧。哪個妃嬪再不幸過世了,就繼續添磚加瓦,將來陰間一家親?

  然而從儀制上,這合適嗎?

  孫茗自己的想法且不論,現在的太子、將來的皇帝,樂於見到先帝陵裡這麼熱鬧嗎?

  朱厚熜有點疲憊,這樣一件事,背後也有嚴嵩委婉的試探:若準了這一點,皇帝也就隱隱有把其他妃嬪與皇后差不多一同看待的意思。

  這又何嘗不是給其他妃嬪、給其他皇子另外的希望?

  “先去看看再說吧。”朱厚熜開了口,“順便,朕也去諸陵親自拜祭一番。”

  ……

  挑選萬年吉壤、為皇后親自視陵、祭拜祖先“祈佑轉運”,三個目的都被朝臣們琢磨著。

  孰輕孰重?

  不確定。

  但是,皇帝終於有了實際行動,操心他自己的身後事了,這是事實。

  不到一年裡,生母離去、皇后離去,皇帝的心境有沒有變,朝臣們心裡也在猜測。

  以己度之,大概是有的。

  以史鑑之,大概也是極有可能的。

  歷朝歷代,有多少天子都只是半生明君?勵精圖治已有二十載,如今大明已有盛世之象,皇帝人到中年,皇子陸續長成,嘉靖朝這後半段的主旋律會是什麼?

  大家都預感著皇儲風波。

  另外還有重要的一點,都不說一朝天子一朝臣了,新皇登基之後,如今國策會議、國務殿、軍務會議、總輔總參等諸制,會改嗎?

  陛下確實英明神武,能夠掌控一切。現在的太子,將來的陛下呢?

  充滿著不確定性,因而各有各的判斷。

  其中最感到無所適從的,就是虛歲已經十九的朱載垺。

  年齡大了,他現在到了仍舊獨居於宮裡新建好的、位於前朝東華門內南八所的皇三子朱載垠這裡。

  東華門進來後,內金水河在文華殿那裡拐了一個彎繼續往東流。

  文華殿東面,過了三座橋和徽音門,就是如今集中的皇子居所。最靠南的,便是太子東宮端本宮。它的西側是原先光輝殿區域所改成的御學,而端本宮的北面,總面積只稍大於端本宮一些的,便是另外八個皇子院落共同組成的南八所。

  現在,曾經有單獨院落的,是皇長子越王朱載垺、皇三子澳王朱載垠、皇四子和王朱載墀。

  澳王十五歲,和王十二歲。年過十二,封了王,才會移居到這南八所。所以再過了今年,都出生於嘉靖九年的皇五子朱載墫及皇六子朱載垣也將獲封移居於此。

  更多的皇子還在路上。嘉靖十二年的年底,淑妃文素雲誕下了皇七子朱載堰。而這六年裡,後宮又有兩子四女降生。

  僅僅目前來看,十多年後就是九子共存的局面。

  現在朱載垺已經和黔國公的女兒大婚,在北京南城興建了越王府。

  定期入宮向皇帝和母妃請安之餘,他到了朱載垠這裡。

  皇宮之中,朱載垠的身份特別。他母親是卡蘿麗娜,區區昭儀。朱載垺的母親雖然貴為皇妃,但出身卑微。

  朱載垠因為混血長相,雖然是黑髮,卻有一雙藍瞳,所以在皇宮裡更顯異樣。

  哥倆碰了面,十五歲的朱載垠有些苦惱:“大哥,這樣的時候,伱來做什麼?”

  “順道看看你啊。”朱載垺說道,“太子殿下和四弟都在几筵殿,你今天去過沒有?”

  “自然已經去過了。”

  “……哎,還想拉上你和老五老六一起去的。”

  “大哥你自去不就好了?”

  朱載垺沒有回答。

  老三的母親是葡萄牙人,老五的母親是素來不爭的靜嬪張晴荷,老六的母親則是出身朵顏的昭儀塔娜,他們都是和皇后之位不可能有關的人。

  朱載垺也很為難。庶出的身份,名義上的母親都應該是皇后。

  去祭拜、守靈,那都是應有之禮。可他這個皇長子如果表現得太“孝順”了,也是很尷尬的。

  朱載垺到這裡來,也就是為了此事罷了。

  連在這裡多呆一點時間也不能,免得被人說皇子之間現在就開始拉幫結派……

  朱載垺停留得極短,彷彿只是過來打個招呼,隨後就往几筵殿那邊去。

  到了几筵殿,先朝悲痛又憔悴的朱載墌行了禮:“太子殿下節哀,保重身體。”

  朱載墌也回禮:“大哥。”

  而後便是朱載垺向皇后的梓宮跪拜。

  上了香,燒了紙,朱載垺在朱載墌的側後方也跪了下來,先在這裡停留上一陣時間,以盡本分。

  朱載墌輕聲開了口:“聽張公公說,父皇出了宮,去天壽山那邊了。”

  朱載垺低了低頭:“是。我到養心殿請安,說是御駕已經出了宮。”

  “大哥遷居王府後,還勤練武藝嗎?”

  朱載垺沉默了片刻,隨後回答:“父皇教誨,不敢或忘,自然是仍舊勤練武藝,強身健體。”

  “你我兄弟二人,也許久不像前幾年那樣在南八所小校場一起練武了。”

  “……過了今年,五弟、六弟應該要住過去。我已經成親,卻不便常常入宮陪太子殿下了。”

  朱載墌只緩緩說了一句:“他們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