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青1311 作品

第一章上海青年進疆 (十) 同春

“好的呀!”幾個湊對打撲克的男青年抬起頭。

“到農村去,到邊疆去,

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到農村去,到邊疆去,

到革命最艱苦的地方去!

祖國啊祖國,

養育了我們的祖國,

要用我們的雙手把你建設得更富強……”

充滿青春朝氣豪邁的男女生大合唱,混合著手風琴聲、笛聲、口琴聲,在車廂迴盪。

嗯,他們和我們,是不太一樣。劉竹影心想。

同樣青春,來處不同,境遇不同。

當她好容易從寶雞站,擠上這趟上海開往wLmQ的火車時,就發現了這點。

幾乎整列車的車廂裡,都是這些身穿草綠色軍裝、戴草綠色軍帽的青年男女。有幾個人鼻樑上還架著副眼鏡,男的女的都有,像是很有學問。此前,她只在公社大院裡見過一個算賬先生,還有遂寧縣城裡賣肉米茶葉的店鋪裡的賬房先生,有戴眼鏡的。

聽焦作那個招風耳說,這些上海人都是些才出校門的學生,是自願去xj支邊的,是當地政府敲鑼打鼓、披紅戴花把他們送上列車的。

他們一路上坐車、吃飯,都不掏錢。他們早上是饅頭、大米稀飯、鹹菜;有時,還每人發幾塊餅乾;中飯、晚飯,則是蓋澆飯。

劉竹影長這麼大,第一次坐火車,也第一次從這些上海人嘴裡知道了啥子叫“蓋澆飯”。

唉,所謂的蓋澆飯,就是把炒菜碼放在米飯上!她還以為是啥了不起的一種飯,她們在四川家裡吃飯,飯是飯菜是菜,飯一個碗,菜一個碗或一個盤。

他們上海人,把菜碗或菜盤裡的菜,倒在飯上,就創造了一個新名詞!上海人,呵呵,可真會折騰。

每到午飯、晚飯時,她就斜眼悄悄溜去,列車員小車推來堆得小山樣、一個個四方方銀晃晃的鐵皮盒子。後來,她才從他們的龍門陣裡曉得,那不是鐵皮,是鋁做的。她不曉得鋁是啥子,反正,不是木頭做的。

蓋澆飯,盛在一個個磚頭大小的銀白色鋁製飯盒裡。那些上海人,每頓每人一盒蓋澆飯。那一盒盒滿滿當當的蓋澆飯,有時候飄出的是燒茄子的香味兒,有時候散開的是西紅柿炒雞蛋的香味兒,有時候冒出的香味兒,她猜不出那是啥子菜。

難怪他們那樣高興囉!一路上,除了吃飯、睡覺、上廁所,這些人的嘴幾乎是一刻也沒閒過。不是來個集體大合唱,就是嘰嘰呱呱的海闊天空,再不就是“皮旦、老k”震天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