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青1311 作品

第三章 青桑紅柳 (十)蘇基丹古麗

何田田的話一出,幾個趕車人更是笑得前仰後合,不停地擦眼睛。

新來的青年們,則面面相覷,一個個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啊呀呀,你們格兩個上海小姑娘呀,出額洋相太大了,笑死人不償命!”第二輛車的趕車人簡文教,笑得喘不上氣。

“你們先來的同志,資格老,我們剛來,眼前一抹黑!有啥可笑的?講出來,我們聽聽嘛!”王眉娥忍不住喊了一聲。

張克豪撫擼了一下自己的喉嚨、胸脯,強忍住笑,放慢語速:“我剛才叫那個姑娘,是這麼叫的,大家聽清楚了啊!——蘇、基、丹、古麗,蘇聯的蘇、基本的基、丹頂鶴的丹,沙棗花的意思!”

青年們聞言,愣了一秒,突然,爆發出海嘯般的“哈哈哈——”

陳來娣、何田田兩個頭扭向一邊,肩膀不住地聳動著。

“古麗的漢話,咋說得這麼好?第三輛車上的小胖子,感興趣地問道。

“古麗她媽,是漢人嘛!”

“這麼說,她是混血兒?”瘦高的長腳,擺弄著手中的半截鉛筆,好奇地問。

“什麼混血兒,她媽又不是和外國人結婚!”王眉娥搶白。

“咱們這裡嘛,叫二轉子!”哈薩克笑道。

“哦——!”青年們明白了。

“那,哈薩克,你倆咋認識的?”第四輛車上,目光炯炯、白皙精明的白武德,捋了下衣袖,露出銀晃晃的手錶,大喊道。

“我嘛,是五八年夏天,從四川重慶進疆的,先分到共青團農場,一年後,又調到咱們三棵樹。到三棵樹後,一次,偶然認識了古麗一家。”

“重慶,也是大城市呀!這麼說,你是最早來三棵樹的?”何田田讚歎道。

“哈哈,我是比你們早幾年,不過,我嘛,還不是進來最早的。聽說,最早來三棵樹的,是一九五八的春天,也就是三月初。不過,三月的塔里木,和隆冬差不多。那時,咱們駐阿克蘇的農一師,在塔里木河北岸已經用四年時間開出了五個國營農場。古麗一家,就是北岸阿拉爾當時唯一的居民。”

“阿拉爾那麼大一片沙荒地、原始森林,怎麼只有古麗一家呢?”康莊手裡拿著半隻紅藍鉛筆,在膝頭的半頁紙上劃拉著什麼,抬頭問道。

“這個嘛,說來話長,以後有機會,容我慢慢道來。1958年三月,冰天雪地的塔里木河上,咱們農一師工程支隊派出二十多人的勘察小分隊,乘著一隻胡楊木掏挖的獨木舟,顛簸在冰雪剛開始解凍的塔里木河,上了南岸。那時,整個三棵樹,只有一個營的轉業軍人,和隨營搬遷的古麗一家,連地窩子都沒有,住的是帆布帳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