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青1311 作品

第十一章 南幹大渠晚空 (一)鳳凰展翅

林帶後邊,是兩片收割不久後的田地。

林帶左邊,是一片留著金黃色包穀杆子的田地。右邊一片,是已拾過兩遍棉花的褐色棉田,棉棵上只掛著少許還沒裂嘴的青桃。

一到工地,田指導員、張連長就指揮大家砍了大量幾乎掉完葉子的紅柳、野麻。

他們用腕粗、拇指粗的紅柳枝、野麻枝,靠著沙棗林帶邊支起了兩座三面圍圈一面透風的人字頂紅柳棚。一座紅柳棚,堆放臨時伙房的糧食、炊具,毛驢車就拴在不遠處的一棵沙棗樹上。一座是連長指導員的辦公室,兼衛生室,簡文教背來的一塊小黑板嵌在紅柳野麻扎的籬笆間,上面用白色粉筆寫著“每天工效播報”幾個大字。

地面上枯樹枝橫七豎八,從露宿地到大渠清淤工地五百多米遠。

挖渠的人們,在南岸的林帶裡紮營。一頂頂或新或舊的白色蚊帳,四角捆紮在一棵棵沙棗樹的枝幹上,底邊用沙土壓實,像是一支支白色或淡黃色的大蘑菇出現在枯林裡。每個大蘑菇地面的枯枝刺椏清理得乾乾淨淨,地上鋪著厚厚的細密柔軟的枯野麻枝,躺野麻床上,又松又軟,用張克豪的話,賽過鋼絲床。

北岸,荒漠不遠處,四五百米開外的草叢刺蓬樹間沙包後,用胡楊枝、紅柳枝搭了左右相距兩百米的兩個露天廁所。左邊的露天紅柳棚入口半腰上,兩根紅柳枝空隙間別插著半張牛皮紙,紙上趴著一個個大大的黑色的“男”仿宋字;右邊的露天棚子,半張牛皮紙上則是一個大大的“女”字。

工地與林帶間的一隅,豎起兩根腕粗三米多高的紅柳木樁。木樁間拉著三條細野麻枝穿起的一紅一綠一黃三幅紙貼,幅幅紙貼上都是小巧秀麗的小楷。那是簡新國的傑作。

紅色彩紙,是決心書:別看我們年紀青,賽過當年小羅成;工效超過60方,光榮榜上爭頭名!

綠色彩紙,是順口溜:野麻代替鋼絲床,吃根鹹菜似香腸;天為帳,地為床,喝口開水賽雞湯!狂風當電扇,暴雨洗衣衫,哪裡困難哪裡去,塔里木人最堅強!

黃色彩紙上,則是一句句豪氣干雲的口號:

雨淋當洗澡,風吹當扇搖;明月當燈照!同志們,頂呱呱,渠陡擔沉都不怕,千難萬難踩腳下!

苦不苦,想想當年兩萬五;累不累,看看當年南泥灣!讓青春的花朵盛開怒放,為人類的幸福創造奇蹟!

沙棗林邊,一棵最高的老胡楊樹頂上,綁著一杆風中獵獵作響的大旗,十一連青年突擊隊的金字紅旗。

迎風飛揚的紅旗,不但看起來威風凜凜,還能給萬一迷路的人,指點方向。

青年們忙完夜裡露營的準備工作,吃完簡單的工地午餐:包穀饃饃、包穀糊糊就西紅柿炒秋茄子,正直明晃晃的太陽當頭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