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第 29 章





“總之這些都不用你操心,辦好你手上的差事就行。”




兩個兒子裡,宜妃最不放心的是老九,能惹事兒,還是個喜歡鑽牛角尖的死腦筋,幸好萬歲爺把人派出去巡視河道,省得留在京城讓她掛心。




“這回南下可帶女眷?”宜妃問道。




“兒子打算只帶上福晉。”




旁的那些人就算了,他不在乎嫡庶,可他想給八哥出身最好的兒子。




宜妃也不在意九阿哥帶哪個女眷離京,嫡福晉也好,格格也罷,五阿哥和九阿哥後院裡的事兒她都不插手。




“那讓你福晉離京前進宮一趟,本宮託她捎些衣裳首飾回來。”




宮中的物件雖好,可京中時興的和南邊時興的不同,南邊的東西更雅緻。




九阿哥應下,額娘也沒別的喜好,除了皇阿瑪,就是漂亮的衣裳首飾了。




“出去之後好好辦差,你年紀輕經驗少,遇事多聽八貝勒的。”宜妃囑咐道。




八貝勒這個人雖然精,但是也護短,看這回宮裡這麼大的動靜就知道了,馬家欺辱了良嬪,這回恐怕不止要脫一層皮。




老九這個傻兒子對八貝勒實心實意,沒說的,八貝勒護老九的心有護良嬪的一半,她就沒什麼可擔心的了。




四貝勒就算了吧,九阿哥和四貝勒是打小就不對付,不光九阿哥心裡都過不去那道坎,她想想也都覺得氣,九阿哥只是手賤剪禿了一條狗,竟惹四貝勒上手剪了九阿哥的辮子。




母子倆正說著呢,翊坤宮便又來人了。




五貝勒也是一聽到消息就直奔宮裡來了,見額娘和九弟有說有笑,心裡跟著鬆了口氣。




宜妃臉上滿是歡喜,一點兒都不像是為郭絡羅家發愁的樣子。




“你們兄弟倆難得這麼默契。”




還是在這事兒上默契。




阿哥孝順,宜妃僅有的那點愁緒也都不見了。




“你們都安安心心的,好好聽皇上的話,額娘這裡也沒什麼需要擔心的。”




郭絡羅家每年呈上來的孝敬只有兩千兩,她沒什麼好擔心的。




宜妃能穩如泰山,榮妃母子就不成了。




八貝勒主要是衝著他們來的,董家只是被牽連,這都丟了嬪位。




榮妃在鍾粹宮裡愁,貝勒在貝勒府裡愁。




他原想給老八一個教訓,奈何手底下的人不爭氣,什麼有用的都不知道,或者說是什麼有用的都不肯說。




尤其是鄂倫岱這個混不吝的,雖投了他,可他瞧著是心在曹營身在漢,假使他往老八身上潑點髒水,恐怕用不著老八查,鄂倫岱就屁顛屁顛地找老八告密去了。




端嬪被降為宮女子的旨意傳出來後,他也顧不得對付老八,沒心思給老四挖坑了,皇阿瑪能給端嬪降位,未必不能給額娘降位。




他雖是庶子,但四妃所出之子還是不一樣的,滿洲不止嫡福晉所出算嫡,側出也能算,皇阿瑪雖然遵循漢家傳統,可是滿洲舊制到現在也還是有影響的。




妃之子雖不能算嫡子,可跟那些嬪、貴人、庶妃所生之子是不一樣的。




他從前瞧不上老八,看不起十,不是因為排行,是因為出身,老八的額娘從前只是個貴人,後來哪怕封了嬪,也不過如此,敏妃是死後追封的妃位,從前雖然得寵但始終是個庶妃。




妃之子也是他爭取儲位的優勢,所以額娘萬萬是不能被降位的,哪怕把馬家人都填進去,也要保住額孃的位分。




他早就已經囑咐過額娘了,要棄車保帥,該大義滅親的時候就大義滅親,但只這樣做就夠了嗎,這次的事兒好像比他預想當中的還大 。




貝勒還在想辦法試圖補救的時候,四貝勒、八貝勒和九阿哥正式啟程,因為馬車頗多的緣故,所以此行不能算是低調。




比起奉命辦差,位阿哥更像是被外派出京做官,帶了許多的家眷和行李。




四貝勒帶了福晉和一女四子,八貝勒帶了福晉、兩個女兒和四個侄子侄女,九阿哥最少,他只帶了福晉,縱使知道四哥和八哥都準備帶孩子一起南下,可到了(liao)也沒想起自家幾個孩子。




孩子要用的東西比大人都多,再加上伺候的人,四貝勒府和八貝勒府都是將近十輛馬車,九阿哥府裡的二十輛馬車已經算是少的了。




車隊浩浩蕩蕩離去,只留下特意過來送別的五貝勒和十阿哥。




“天色尚早,五哥不如來弟弟府上來用頓早膳,府裡有剛從科爾沁送過來的牛羊,來鍋手抓羊排,再來份西紅柿牛腩,都是新鮮的。”




草原上的羊沒什麼羶味兒,只是清燉便滋味極好。




而西紅柿牛腩是去年京城剛剛時興起來的菜,最難得的還不是牛腩,而是西紅柿,這玩意兒是從西洋傳來的,只有四嫂的莊子裡有賣。




天才矇矇亮,五貝勒倒還不覺得餓,但他也不介意去十弟府上吃一頓,畢竟十弟的府邸就在眼前,科爾沁的牛羊肉可是好東西,西紅柿燉牛腩更是極合他的胃口。




他只是奇怪,問道:“最近科爾沁有臺吉進京嗎?”




他怎麼不知,十弟妹雖是草原來的,可母族並不是科爾沁,而科爾沁無論哪一支的臺吉進京,總是繞不過太后的,若有人來,按理他應該知曉。




“這事兒弟弟就不知了。”十阿哥道,科爾沁又不是他岳家,他關注這些做什麼,“牛羊雖然是從科爾沁來的,但卻不是科爾沁人送來的,是咱們自己的商隊運過來了……”




十阿哥邊走邊把事情細細說了一遍,八哥出銀子出鋪子出一部分人手,九哥出主意出一部分人手,他這邊福晉拿出了十幾個方子,算是家合夥,為的是嫁去草原的大侄女。




“這是好事兒。”




五貝勒也有女兒,還不止一個,將來恐怕也少不了會有女兒嫁去草原撫蒙,弟弟們能為撫蒙的侄女趟出這樣一條路子來,也是有心了。




他知道這個弟弟向來是以老八為首,這生意恐怕也是老八拿的主意,他還聽說前段時間老八還帶幾個侄女侄子去宗人府大牢見了大哥。




雖然外面傳言紛紛,但老八能做到這份上,也算可以了。




他雖不知大哥當時是不是被八弟告的狀,但問罪大哥的是皇阿瑪,關大哥的也是皇阿瑪,八弟或許有責任,但大哥的事兒不能全賴在八弟身上。




他也無心做兄弟官司裡的判官。




“運過來的牛羊肉在哪間鋪子裡賣?我也差人買些。”




他是在皇瑪嬤宮中養大的,是草原胃,喜食牛羊肉。




別看皇瑪嬤一把年紀了,但是牙口還不錯,科爾沁每年都會送批牛肉乾過來,有時候也會送活的牛羊,只是後者不好多送。




十阿哥也不說白送的事兒,這原本也不是什麼賺錢的生意,他們哥幾個都商量好了,不白往外送,儘量保本,能賺一點算一點,這樣生意才能長久的做下去。




大哥可不只一個女兒,九哥的女兒也不比大哥少,他亦有兩女,所以這生意不好開白送的口子,哪怕是九哥的同胞哥哥。




**




為了不驚擾路上的百姓,不過久佔用車道,天矇矇亮的時候,幾位阿哥便啟程出發了,出城門時,天方才大亮。




四貝勒在外騎馬,八貝勒盤腿坐在馬車裡閉目養神,實則是在偷偷摸摸地修煉,弘昱有學著八叔的樣子,也將腿盤起來,把眼睛閉上,九阿哥則是窩在馬車裡補覺。




四福晉出了城門,便將馬車上的簾子掀開,不住的往外張望,被飛揚的塵土撲了一臉都捨不得放下。




坐在一旁的大格格則是昏昏欲睡,因為今日要起呈南下的緣故,她昨晚激動到半夜才睡著。




八福晉帶著女兒和侄女們在馬車上做起了遊戲。




九福晉看著窩在馬車裡補覺的爺恨不得取而代之,倒不是她也想補覺,她若想睡什麼時候都能睡,她是想去外頭跑馬。




可惜京中規矩多,這才剛出城門,四嫂沒動,八嫂也沒動,她自然也不好出去跑馬。




可恨爺明明可以出去騎馬,偏要躲在馬車裡睡大覺。




好不容易等這位爺醒了,她好心好意備了熱茶和點心,這位爺倒好,吃著可口,便連盤子也端走了。




“福晉好好歇著,爺去找八哥。”




得,爺不在這兒待著,她也不待了,誰還沒個去處。




馬車離京城越來越遠,路上的車子和行人也越來越少。




九福晉和一群半大的姑娘們擠在馬車裡,是要用‘擠’這個字,馬車雖寬敞,但要待六個人還是顯得有些擁擠。




八貝勒府的二格格已經被抱到別的馬車上午睡去了,餘下的人裡,除了她和八嫂,剩下四位格格皆是半大的姑娘。




年紀最小的是八貝勒府的大格格衛枝,但也有十二歲了,直郡王府最小的四格格都十五了。




她十二歲的時候,都能自個兒在莊子上跑馬了,據她所知,八嫂的騎術也極佳,在安王府長大的格格,怎麼能不會騎馬呢。




“這路又寬又直,現在也沒幾個行人,八嫂要不咱們出去跑一圈,我這回特意把以前的馬從莊子上帶出來了,原來的幼馬都快成老馬了,現在再不撒歡跑跑,我怕它將來就跑不動了。”




嫁進皇家之後,她基本沒什麼機會再騎馬了。




事實上,早在家中待嫁那幾年,她就已經很少騎馬了。




八福晉有些心動,但還是拒絕了,她年少時並非循規蹈矩之人,安王府和與爺的婚約都讓她有底氣不被這些規矩束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