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飲食男女 作品

第31章 巨鯨

  後退一步,李學武的臉上再沒了戲謔的壞笑,有的只是嚴肅。

  拉了顧寧的手,李學武點了點門口的臺階下面,冷聲道:“八年前,幾個小子在這條街上賣蛐蛐,借你這屋簷躲個雨,你是怎麼做的應該還記得吧?”

  “你!你是……”

  老頭兒卻是思忖片刻,眼睛猛地一睜,再看向李學武,卻是隻覺得當年的小不點跟現在的衣著光鮮不成對比。

  “我不是來尋仇的,當年受到的冷眼也值不當我來尋仇”

  李學武耷拉著眼皮看了看曾經羨慕的臨街房屋,現在卻怎麼都感覺低矮。

  “我只是想看看,狗改不改得了吃屎!”

  說完便帶著顧寧往前面走去,任憑後面那老頭兒震驚地看著自己的背影,也沒管圍觀那些人驚訝的表情。

  顧寧捏了捏李學武的手,說道:“對不起啊,我不知道那人……”

  “知道了也應該這麼做”

  李學武轉頭對著顧寧笑道:“善良永遠都是你身上最吸引我的地方,比任何東西都可貴”。

  顧寧被李學武突然襲來的告白弄的有些手足無措,使勁掙開了李學武拉著的手,快步向前面走了。

  這人真是的,大街上呢,咋啥話都說,不過……這話說的怪好聽的呢。

  一場今非昔比的小插曲並沒有打擾到兩人的心情,沿著衚衕一直逛著、看著,顧寧對什麼都好奇,時不時的也跟李學武問上一兩句。

  這邊賣花的已經很少了,多是賣魚的了,還都是金魚,不過樣式品種倒多。

  墨龍井、五花珍珠、獅子頭、紅帽、望天、水泡眼,在大木頭水盆子裡悠閒地遊著。

  “這是什麼?”

  “墨龍井,身上都是漆黑的”

  “這個呢?”

  “珍珠,肚大尾小”

  “那這個呢?”

  “望天,老像是跟你對眼兒似的”

  ……

  這邊的金魚都用大木盆裝著,木盆被放在離地不高的架子上,木盆的盆壁上長著厚厚的青苔,顯然這是老家當了。

  賣魚的是個四十多歲的漢子,見著李學武哄著媳婦兒說的倒是都對,一看也是研究過這個的。

  “您是行家”

  漢子衝著李學武比了個大拇指,笑著問道:“怎麼?有相中的嘛?”

  李學武卻是看了顧寧一眼,見她還真是喜歡這東西。

  其實李學武不大愛養魚,太費勁了,比養鳥都心累。

  換水餵食啥的都好說,關鍵是這玩意兒莫名其妙的就飄起來,也不知道啥毛病。

  顧寧見這漢子問了,便直起了身子,手搭在了李學武的胳膊上準備走了。

  她也只是看看,要說喜歡也是真喜歡,但她是不會養的。

  有能力擁有才是愛,沒有能力的擁有就是造孽了。

  李學武理解顧寧的心思,似是後世,給孩子們買回去大人只當讓孩子們圖個新鮮,也不教給他們怎麼照顧生靈,也不教他們動物的習性和道理。

  卻是等這些小生命死後一扔了之,孩子再要,便再去買就是。

  可這樣的漠視,孩子又能學到什麼,理解到什麼?

  “家裡地方大,足夠寬敞,您有合適的盆嘛?”

  李學武點了點木盆上的青苔,道:“得能生這個的”。

  顧寧見李學武真要買,便拉了李學武一下,輕聲問道:“你會養嘛?”

  李學武卻是給了她一個安心的眼神,自信地說道:“放心,養魚我可是專業的,有秘訣!”

  那邊賣魚的漢子也挺憨厚,知道李學武有兩下子,見他這麼說,也是豎起耳朵聽著。

  顧寧也是懷疑地看著李學武,她就沒聽說李學武家裡養過魚,更沒見李學武自己養過魚,怎麼就秘訣了?

  有路過的人聽見這邊的對話也都放慢了腳步等著,就等李學武露出來,他們好學去。

  李學武在顧寧懷疑的目光中挑眉道:“一天一餵食兒……”

  他這剛說第一句,賣魚的漢子就是一愣神兒,他還真沒見過這麼養魚的。

  隨後李學武的話卻是讓他忍不住笑出生來:“一天一餵食兒,三天一換水,五天一洗缸,七天一換魚!”

  “噗嗤~”愛讀免費小說app無廣告、更新最快。為了避免轉馬丟失內容下載:cdn.y13398281206.com/apk/aidufree.apk敬請您來體驗無廣告閱讀app愛讀免費小說app

  “呵呵呵~”

  “哈哈哈哈~”

  周圍幾人只覺得這年輕人真特麼有趣,各自笑著離開,而顧寧已是使勁兒掐了李學武,就知道他嘴裡沒個正型的。

  賣魚的漢子則是笑開了聲,點著木盆裡的金魚說道:“要都是您這樣的主顧,我們這買賣可就真的好做了!”

  “要都是我這樣的主顧,您這生意就砸了!呵呵~”

  李學武笑著比劃了一下,道:“來口缸,得大,您這兒要是有睡蓮也給我們點幾個”。

  “沒問題,您瞧好吧”

  這漢子見李學武動真格的,像是真要買,已經站起了身子,示意李學武跟他去院裡看看。

  漢子用手扒拉了一下身邊的半大小子,嘴裡叮囑著叫他看攤,自己已經先一步給李學武他們帶路了。

  李學武拉著顧寧便跟著進了院子,院子不大,房屋顯得有些破敗,倒是院裡的一排排大缸吸引了李學武的注意。

  “沒什麼新奇的,祖輩傳下來吃飯的手藝,混個溫飽”

  漢子倒是謙虛,引著李學武兩人來了牆角,指了指地上的一排大缸道:“木盆和瓦盆都好,但不實用,我還是建議您弄個石頭的”。

  說著話指了指地上半米直徑的圓缸問道:“這個怎麼樣?”

  “準備就放在門口”

  李學武想了想,說道:“一米半長,半米寬吧,最好帶架子”。

  這是別墅入戶門後手邊老太太那屋門口到大門口空檔的大概尺寸。

  當然了,那空檔不止這麼小,以前說不定是放了啥的,李學武接手的時候就沒見有東西,說不定搬走了。

  這漢子聽了李學武的話卻是想了一下,邊往牆角走,邊笑道:“您家裡還真寬敞,這麼大的石頭缸可不多見”。

  說著話走到牆角,指了指倒扣著的一副石頭槽子,道:“您得瞧瞧這副了,青龍口的老石料,我二太爺趕著驢車從山上弄回來的,硬是鑿了得有小兩年”。

  漢子示意李學武往石頭槽子邊上看,指著鑿子的紋路道:“瞧見沒,雕花都是一錘子一錘子刻出來的”。

  李學武低頭仔細瞧了,還真是手藝活兒,明眼能瞧出來是石刻,但就是看著樣式好,福壽祿三喜圖,有金魚、祥雲、蟠桃、瑤池等元素。

  由著漢子的指點,李學武還架手摸了摸,石材真不錯。

  “怎麼?傳家寶都賣?”

  “嘿嘿,得了吧~還傳家寶呢!”

  漢子見李學武蹲下,便也跟著蹲了下來,要給李學武敬菸,李學武卻是掏出了自己的煙敬給了他。

  “呦,好煙啊”

  漢子瞧見大前門,笑著說道:“您這幹部小不了,謝謝您嘞~”

  等兩人點了煙,這漢子便說開了,他們家七輩兒就是幹這個的,以前在金魚池養魚,那邊有泉眼,主要給宮廷養,半官半私。

  辛亥以後算是亂了套,金魚池幾經易手,到了四九年以後填了坑,蓋了樓,就只剩下個地名。

  辛亥的時候漢子隨著他爹進了社稷壇公園,算是半個編制。

  不過那公園是同仁堂樂家捐的,魚沒有多少,都是名門望族捐的。

  漢子說了他打小捉魚蟲撈魚蟲的困苦經歷,也是搖頭苦笑。

  舊社會,四九城的大官、富商,為了美化點綴其公館庭院,一般家裡都有金魚缸。

  當時流行的順口溜就是“天棚、魚缸、石榴樹,先生、肥狗、胖丫頭”,講的就是對這些人生活的寫照。

  不過李學武聽著倒是有點兒耳朵癢癢,這麼一說,怎麼覺得他現在就要往這方面發展了呢?

  漢子笑著說道:“我以前還給運輸大隊長的行轅餵過魚,換過水呢”。

  “哦?是嘛?”

  李學武驚訝道:“見著他了?”

  “怎麼沒見過,他那位夫人我還也見了呢~”

  漢子嘿笑道:“不過他是南方人,說話嘰裡咕嚕的,我也聽不懂,也是稀裡糊塗的給回了,哈哈哈哈~”

  “哈哈哈!”

  李學武見這漢子真是有意思,便也跟著笑了起來。

  這漢子撐起一條腿坐著腳後跟,嘰咕眼睛道:“李宗壬任四九城行營主任的時候就住在北長街,他那公館裡的魚也是我給伺候著,包括當時的警備斯令陳繼承、馬戰山、溥潔等人”。

  說到這裡,漢子點了點菸頭道:“陳繼承這人好,每月給我們家四十斤大米,還幫我開脫了抓兵”。

  “這算救命之恩了”

  李學武笑了笑,想到當年的兵荒馬亂也是能聽出漢子語氣裡的無奈。

  “可不是!要是沒有他,我現在說不定埋骨他鄉了就”

  漢子點了點頭,看了一眼天色,不好意思地笑道:“扯得有點兒遠了,這槽子你看可還合適?”

  “嗯,合適,就是不知道底兒怎麼樣?”

  李學武跟顧寧說那些都是逗著玩的,養金魚他哪裡不懂,當年就跟這邊混了,力氣足了才離的這邊。

  這石槽子是好,結實,還透氣,但底部處理不好它刮魚鱗,那樣的話金魚是很不舒服的,也傷魚尾。

  這也是為啥剛才跟漢子說要能生青苔的,只要有了青苔,那魚就不怕傷著,還能當飼料。

  漢子看了看李學武的穿著,試問道:“方便嗎?搭把手,咱把它掀過來您看看”。

  見李學武猶豫,漢子笑道:“不買也沒關係,只是讓您放心”。

  李學武將手包遞給了身後的顧寧,笑著解釋道:“在家不是我自己洗衣服,這幹啥活兒的也得尊重不是”。

  說著話已經走到了石槽的另一頭兒,手也搭在了槽子的邊上。

  漢子聽了李學武的話也是笑了笑,只當李學武是心疼媳婦兒的話,跟李學武搭手就把石頭槽子翻了過來。

  等翻開這麼一看,李學武卻是知道漢子為啥這麼說了。

  這石槽外面有雕刻,內部卻是光亮的很,即便是在天色漸暗了,即便是在這放了不知多長時間了,可裡面依舊是能看出不俗的手藝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