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飲食男女 作品

第123章 本是同根生

  李學武坐在沙發上笑容很是溫和地說道:“是因為有一些稿費捐贈的事情請華新書店的同志幫我個忙,沒想到驚擾了諸位,實在抱歉”。

  “哈哈哈~”

  葉科長在接到服務科的彙報後便主動了解了一下了的身份信息,以及相關書籍的出版情況。

  這麼一查就是嚇了一跳,年輕,非常年輕,有能力,非常有能力。

  他家就在東城,對李學武這麼一號人物只要一查,一打聽,便能知道這人的大概情況。

  東城最大的鋼鐵工廠保衛處負責人,東城分局治安處副處長,治安大隊的負責人,其身份背景也是驚人。

  而更讓人驚訝的是,這位李副處長還是今年勞動獎章的獲得者,已經出版了兩本書籍,還都是專業性的書籍。

  一本書是鋼鐵學院出版社出版的,在他們書店就有銷售,且銷售成績不俗。

  無論是相關專業的人員,還是有心理學研究需要的人員,在學習和研究這方面問題的時候都會需要到這本書。

  而另一本書就更厲害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在組織內部是當成學習資料進行訂閱的,更是應急管理和安全管理的教科書。

  先得到有人捐款的消息,再知道是誰要捐的消息,葉科長感慨頗多。

  在同沙器之聯繫的時候得知李副處長第一本書發行時候的稿費就捐了,這一本和二版的稿費又要捐,還是這麼大的數目,這麼好的捐助方向,他也是主動聯繫了他的朋友,也就是人民大報的週記者。

  這可能不是一個很突出的新聞,但一定是很有意義的新聞,尤其是在這個時候,教育是需要有人來做一些事情的。

  而這個人就出現了,李學武同志要將自己兩本書這次的都用來買書和文具捐給山區的小學。

  心繫教育,心繫下一代,還有什麼能比得上這種善意和奉獻的精神。

  “要是每天都能收到捐款消息,我倒是希望多被叨擾啊!哈哈哈~”

  葉科長笑呵呵地同李學武談開了,從隨同而來的趙主任手裡接過一份書目遞給了李學武,介紹道:“這是咱們書庫現有的,適合小學生的讀本,您請過目”。

  李學武接過書目看了起來,只有葉科長在介紹著,其他人則是等著他們談完。

  這個時候的書籍名稱很簡單,沒有藏著掖著的,尤其是兒童讀本,書裡是啥,封面就是啥。

  李學武要給小學捐這種讀本,自然是要選擇書目多一些,數量可以少一些,當個小小的圖書館,讓孩子們能看到更多的書。

  而在供銷社那邊則是訂的小人書和文具,小人書跟這邊的選擇一樣,文具則是按照大概的人數來確定。

  週日的時候,沙器之跑了教育部門,拿了相關的材料回來,今天早上請李學武確定了一些要捐贈的小學。

  李學武接了沙器之遞過來的鉛筆,在書目上將自己要選的書籍打了對鉤,表示選定了下來。

  而在選定過後,由著沙器之同那位趙主任一同核算價格和數目,再就是請李學武和葉科長一起就書籍訂購合同進行了交接。

  當李學武和葉科長分別在書籍銷售的合同上簽字時,報紙的那位劉記者用相機將這一畫面記錄了下來。

  隨之記錄下來的還有李學武將稿費交給葉科長的畫面。

  不是錢,是支票,這個時候可一下子取不出這麼多的錢來,即便是自己的稿費也不行,只能是說明原因,由銀行出具轉賬支票。

  這幾天沙器之一直在跑這個事情,忙前忙後的很是辛苦。

  在完成書籍訂購合同後,葉科長主動將現場交給了週記者,他則是帶著趙主任告辭離開,回去準備李學武選定的書籍。

  在送走葉科長兩人後,李學武又坐了下來,接受了週記者的採訪。

  因為就在李學武的辦公室,採訪的環境也很方便,李學武坐在單人沙發上,週記者坐在李學武側面的三人沙發上,劉記者選了幾個角度拍了幾張照片。

  採訪就是圍繞著這一次的捐贈開始的,包括李學武的稿費來源,寫書的動機,捐贈的想法,以及這兩次捐贈的目的和意義。

  “無論是文學創作,或者是知識總結,都是要立足於社會,服務於人民,忠誠於國家的……”

  “我是勞動者,是組織培養的幹部,成績我已經得到了,也獲得了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勞動者,榮譽應該歸功於人民,歸功於組織的培養,所以這些稿費也應該用在人民的需要上、組織的需要上”

  “我的生活不需要這麼多的錢,有工資養活家人呢,呵呵呵~”

  ……

  李學武回答的很正面,也很認真,而葉科長今天顯然是有備而來的,除了書籍寫作和捐款外,還問到了李學武的家庭,工作和其他善舉。

  軋鋼廠的保衛工作、安全生產工作、分局治安工作、治安大隊的管理工作等等。

  問了李學武的妻子支不支持他捐款的行為,包括勞動獎章,這跟捐款的那本書有關係,所以問的也多一些。

  而冬天的時候,李學武下冰河救了那些孩子的事也被週記者找了出來,重新問了。

  李學武聽她問這個只覺得有些臉紅,既然人家能找到這件事,那就一定能找到他當時救人的照片。

  要是看見了他救人的照片,那就一定能看見……

  好在是他們來的時候就已經上午了,留給她們的時間不多,在中午飯前便結束了採訪。

  李學武再三邀請她們在軋鋼廠吃個便飯都被兩人拒絕了,言說要回去趕稿,李學武也只能笑著送了她們下樓。

  看著吉普車離開,李學武這才算是鬆了一口氣,轉頭拍了拍沙器之的肩膀道了一聲辛苦。

  沙器之笑著搖了搖頭,言說做這些感到榮幸和驕傲。

  訂購了書記和文具,不能一送了之,剛才記者問李學武妻子支不支持他捐款的事,其實這件事李學武還沒有跟顧寧說。

  今天回去是要說一下的,他打算在給山區小學送書和文具的時候帶著顧寧一起,也讓她放鬆放鬆。

  跟沙器之站在樓門口說了幾句捐贈的事情,李學武便跟沙器之分手,往招待所食堂吃飯去了。

  李學武也沒覺得自己晚多長時間,可進了招待所小食堂的時候,發現他們這幾桌的人都來全了,除了張國祁。

  “來,學武,坐這兒”

  讜組部的韋再可見著李學武進來便招了招手示意他過去坐,李學武也是擺了一下手,在同其他人笑著點頭後,坐到了韋再可那桌。

  剛一落座,韋再可便笑著問道:“聽說把人民大報都招來了?你這一下可是驚了不少人的眼球”。

  “誰的?你韋處長可沒見著多驚訝”

  李學武笑了笑,從桌上的盆裡拿了饅頭,動了筷子便開始吃飯。

  韋再可也是一樣,只不過邊吃邊對著李學武說道:“我怎麼沒驚訝,我驚訝的時候你沒看見,下巴都要掉了”。

  “哈哈哈~”

  桌上眾人聽見他的話都是笑了起來,而李學武更是仔細地看了看他的下巴,眾人笑的更歡了。

  要說李學武得了五千多的稿費,這些人一定不會問,不會打聽,更不會在這種場合議論著。

  當然了,背後說一些話是有可能的,嫉妒、羨慕、嫉妒到恨的那種都有可能。

  可李學武比他們更狠,一股腦的全都捐了,買書了,送孩子們了。

  這可真是讓這些人想掉了腦袋都想不明白了,這明明是自己的錢,明明是自己賺來的錢,憑什麼就捐了啊!

  想不明白也問不明白,因為李學武根本就沒有解釋的意思。

  眾人說說笑笑的,從李學武捐款的事情上不知道怎麼就轉到了李學武妹妹成了景副廠長秘書的這件事了。

  韋再可調侃李學武組織工作做的好,都把工作做到對面老窩裡去了。

  這話當然是玩笑話,都是同志,哪有什麼不團結的事情啊。

  說說笑笑罷了,但李學武的笑真的是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