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國庫

 不得不承認,先打個巴掌再給塊甜棗,這個方法確實是有用。

 一些大臣先後都給出了的同意方案。

 眼見自己的兒子還要再說什麼宇,文化及瞪了他一眼,顫顫巍巍的回答:

 “皇上說的是,既然您做了什麼政策,那我們自然是不好干預的。”

 眼看最難啃的那塊老骨頭已經答應了,朝中上下所有大臣們一片附和的聲音。

 楊儼笑眯眯的看著他們。

 “這樣就好。”

 “今日起我就會讓朝中有關的大臣們為我操辦關於企業改革的事情。”

 “到時候還要多感謝各位為我效力。”

 ……

 在楊儼的一系列操作下,茶廠,絲綢廠,棉布場,所有的廠子熱熱鬧鬧的開辦了。

 楊儼的動作十分的迅速,總部都紛紛設在了京城周圍的郊區,而分佈則以長安為中心,逐漸向外輻射。

 相對的來說,一些比較高級的廠子,也設立在原先產業基礎就不錯的地方。

 這些地方的基礎設施說實話也是較為完善的,而且有了那些產業基礎在重新開辦廠子也能節省不少的財力。

 也很符合當前國庫的現狀。

 在做這些計劃的時候,楊儼都美滋滋的。

 真是不枉費他當年地理學的那麼好,現在開辦這些產業的時候,選址都沒在怕的。

 更何況現在的世界山清水秀,根本就不用在意汙染的問題。

 那些什麼冶煉的廠子,重金屬的廠子,它都可以隨意的安置。

 至於工人的問題……

 大部分的城市居民都從事商業,祖上都傳了八九代,也很難改行。

 而鄉下的居民們,雖然最近是這段時間接受了鄉約的不少教化,但畢竟一塊耕地傳了三代,也不捨得扔棄農業。

 所以楊儼也適時的發佈了一些關於商業和農業從業人員調整的政策。

 思想的滲透還是有些太慢了,楊儼直接上調了產業工人的工資。

 而為了能增加他們打工的誘惑,就是在廠裡不僅有較為豐厚的工資,一日三餐也管飽。

 並且還在逢年過節定期的發送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