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星光 作品

第236章 嚮明之畫,取法乎上古

  又曰:“嚮明之畫,取法乎上古,參悟自然,筆下山水,有千里之勢;花鳥蟲魚,生動傳神。設色高古,構圖新穎,觀之令人心曠神怡。”

  再贊其人品學問:“嚮明性情恬淡,學識淵博,治學嚴謹,不驕不躁,有君子之風。”

  在這份材料中,他將李嚮明的才華和潛力娓娓道來,要用最真摯的語言說服文化局的官員們,讓他們相信這個年輕畫家值得被更多人看見。

  在寫到需要特別說明的部分時,老朱停下筆來,雙手合十,目光投向窗外的夜空,似乎在尋求靈感。

  他想起了自己年輕時對藝術的熱愛和追求,以及初出茅廬時的艱辛與不易。

  這些回憶讓他更加堅定要幫助李嚮明獲得成功的決心。

  他再次拿起筆,繼續書寫,這一次更加流暢和自信。

  他的嘴角不自覺地上揚,勾勒出了一絲微笑。

  老硃筆走龍蛇,字字珠玉在前,句句鏗鏘有力。

  其書卷氣自筆端生,雅緻之氣溢於紙外。

  寫至畫展之意,老朱斟酌字句,以顯誠意:

  “此次個展,非為一己之私,實欲以藝術之名,促進文化交流,提振文藝風氣,亦為嚮明多年孜孜以求之夢想。”

  又細述畫展規劃,曰:“擬於四九城藝術中心舉辦,擇期三日,廣邀知名藝術家、批評家及藝術愛好者,共襄盛舉。”

  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流逝,老朱終於完成了最後一句話。

  老朱將申請材料層層鋪墊,由淺入深,既展現了李嚮明的個人才華,又體現了藝術展覽的深遠意義。

  他筆下流轉的每一筆每一劃,皆是他對藝術的熱愛與尊重,對李嚮明的期望與信心。

  終篇之際,老朱停筆凝神,似有所思。他自付道:

  “此文獻上,文化局諸公定能洞悉其真。李嚮明之才,實不當埋沒於小縣之內,待我以此文獻上,必能令其才得展於天下。”

  他放下筆,伸了一個懶腰,感受到了一絲疲憊。

  但他的眼中卻充滿了滿足和期待,他相信,這份由他精心準備的申請材料,將會為李嚮明打開一扇通往更廣闊舞臺的大門。

  老朱小心翼翼地將材料放入文件夾,準備第二天一早送往文化局。

  他知道,這不僅是一份文件,更是他對藝術的承諾,對年輕人才的期望,也是他對自己多年藝術生涯的一份答卷。

  夜已深,老朱安坐書房,外間月色朦朧,室內燈火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