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德大叔 作品

第188章 全面提升 反思袁紹

 田豐自幼天資聰慧,並且為人誠實正直,在軍事戰略上極有天分。 

 袁紹採用田豐的謀略消滅了公孫瓚,平定北方。 

 但卻在對陣“一生之敵”曹操時,幾次拒絕田豐的正確建議,讓人百思不解。 

 楊逸對於田豐的品格和才能極為欣賞,有了袁紹這個前車之鑑,他自然清楚應當如何使用田豐。 

 沮授,字公與,東漢末年袁紹的監軍,曾為冀州別駕。 

 武聖前期境界境界, 

 河北多名士,忠貞推沮君。凝眸知陣法,仰面識天文。至死心如鐵,臨危氣似雲。曹公欽義烈,特與建孤墳。 

 “拜見陛下。” 

 “公與請起。” 

 沮授少有大志,多權略,他是一個有著深厚文化素養和政治智慧的人物。 

 在袁紹入主冀州後,沮授監統內外、威震三軍,幫助袁紹奪取青州、幷州、幽州而統一河北。 

 沮授曾對袁紹提出奉迎天子,反對諸子分立,提出三年疲曹的戰略,不但沒有被袁紹採納,反而被削弱兵權。 

 在官渡之戰中,沮授提出緩進戰術,不被採納。 

 在烏巢被燒前夕,沮授提出外表護糧,又不被採納。 

 在袁紹大敗後,沮授被俘獲,拒絕投降。 

 後來,沮授欲回河北,事敗被殺。 

 曹操曾嘆息:“孤早相得,天下不足慮。” 

 正是因為田豐和沮授的先後出世,讓楊逸愈加覺得袁紹的才幹被誇大。 

 許多人認為官渡之戰,袁紹面對的可是“亂世梟雄”曹操,雖敗猶榮。 

 但是如果仔細分析官渡之戰的整個過程,或者說大戰之前的一系列事件,便會發現袁紹錯過了所有能夠幫助他戰勝曹操的機會。 

 這已經不是才能的問題,甚至可以說他的運氣都很差。 

 即便普通人坐在袁紹的位置上,只要採納田豐或者沮授任意一條策略,都有可能改變歷史格局。 

 袁紹陣營有“河南”派、“河北”派之爭,這在三國時期十分常見,也可以說是這一時期的“特色”。 

 曹魏、蜀漢、東吳陣營內都有不同的派系。 

 但是袁紹平定北方後,立馬將三個兒子和外甥分封四州。 

 原本不同派系的矛盾還沒有解決,又多了“諸子分立”,直接將繼承人的矛盾也公開化。 

 但凡正常的君主都很難做出這樣的事情。 

 曹操內部不穩,征討劉備、呂布的時候,田豐勸他進軍許昌,卻被其拒絕。 

 曹操平定叛亂,內部穩定,準備充足的時候,袁紹卻打算畢其功於一役,田豐反對,卻被其關了起來。 

 沮授提出的“奉迎天子”、“三年疲曹”等戰略,不僅沒有被採納,反而引起袁紹的猜忌,逐步開始疏離他。 

 官渡之戰時,袁紹哪怕聽從沮授的任意一條建議,都有可能改變戰局的走向。 

 但是袁紹全部置若罔聞。 

 這樣的“君主”何德何能被稱為“英才”? 

 至於很多人說袁紹智取冀州,那完全是蔭承袁氏“四世三公”威望的緣故。 

 在漢末三國時期,名望有多麼重要,相信不用過多贅述。 

 在楊逸看來,袁紹取冀州還遠不及劉表單身入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