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冬小麥

劉辯發現,他所見的這些人,中上等田裡種的都是小麥。



冬小麥秋分後播種,正常年景於次年五月份收成,中間的時間不夠再種一季粟米或水稻了,只能種些產量不高的大豆。



他問起為何不種粟米水稻,百姓們說不出其中的道理,只知道近些年大家都是種冬小麥和大豆的,官府也鼓勵種植冬小麥。



還是蔡邕看的各種各樣的書很多,包括農書,才給了劉辯答案。



蔡邕的說法是:“陰陽易位,當暖反寒,春常悽風,夏降霜雹。”



歸根到底還是氣候問題。



蔡邕又道:“昔日涼州屯田,尚能供給內郡,光武時收復涼州,其地畝產大減,已需從內郡輸糧。而關東河北,春冬少雨,夏秋多雨,乃至同一年同一地竟能先後旱澇。”



武帝時已經明確在國家層面推行冬小麥,那時候最大的原因在於冬小麥的生長週期剛好能避開夏秋之際的水災,更能適應寒冷乾旱的田地,能在災後更好的利用土地。



這也是冬小麥如今的優點,夏秋之際正是水稻灌漿結實期,一旦長期降雨缺乏光照勢必會極大地影響產量。



而粟米雖然耐旱更勝小麥,但其與水稻種植、收穫期近乎重合,結實期也會受到一樣的影響。



此外,用以灌溉的北方河流水量也因為氣候變化而減少。



古人雖不懂其中的科學道理,卻能歸納經驗。



過往水稻和粟米一起分種水田、旱田,總體產量多過冬小麥與大豆,如今放棄也是無奈之舉。



過去,一些能種粟米的旱地,如今也只能種大豆了。



大豆好是好,生長週期不過三四個月,也不怎麼挑地,奈何產量拉胯。



期間,劉辯見了代表本地官吏來拜見的洛陽南部尉,稍作囑託。



其表示每年在三月份之前都會聯合本鄉三老、遊徼告知各家,謹慎防備盜賊。



劉辯一愣,隨即想到不少人會在三月份斷糧……



真是高情商啊!



之後,有不少聞詢過來看熱鬧的人,除了附近的鄉人,還包括太學的太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