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筆梨 作品

第263章 傳奇(一)

  父子倆看過華江手中的木棉針後面面相覷,不知道為什麼它會在孩子的手中。無論怎樣,孫子的降生給本田家帶來了喜悅,本田寅市逢人便說自己的孫子將來定然能成為一個發明家,還繪聲繪色地向別人講述孫子降生時的情形。

  當時,本田儀平正經營著一家鐵匠鋪,或許是孩子降生時抓到了不經意丟在床邊的木棉針也說不定。這種假設在本田寅市的心中大概並不成立,孫子抓到木棉針一定不是偶然。他看著孫子的腦袋,覺得孫子必定具備常人所不及的智慧。

  日後的事實證明,本田寅市的推測是正確的,本田宗一郎的確用自己的腦袋創造出了一個“本田世界”。

  在當時的東洋國,“大黑天”、“惠比須”、“毗沙門天”、“弁財天”、“福祿壽”、“壽老人”和“布袋和尚”這七福神(七福神是主持人間福德的七位神。相傳源於佛教“七難即滅、七福即生”的觀念。華夏古代早有“七賢人”之說,後來傳到海外演變為七福神)的觀念深入人心,他們腦袋的形狀各有不同,不同的形狀所反映出的智慧也不同。本田寅市覺得孫子的腦形是那種蘊藏著智慧的形狀,將來一定可以做出一番大事業。

  按照傳統,一般在藝術等領域有所建樹的人都被尊稱為“宗匠”,因此本田寅市給孫子取名為“宗一郎”,希望孫子也能成為受人尊重的人,在某一領域建立功勳。

  本田家位於東洋國靜岡縣磐田郡光明村,村子的四周多山丘,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盆地。本田家便在一條近乎直穿盆地的天龍川河流的支流二俁川旁。

  鄉村生活是很清苦的,加上本田寅市身體欠佳,僅靠農耕並不能維持一家人的生活。幸好華江心靈手巧,她不但可以操作當時只能由男人來操作的織機,而且還通過觀察,對織機進行了有效的改良。因為華江技術嫻熟,村中很多人都會出錢請她修理損壞的織機。

  此外,華江的巧手讓她做出了連很多專業人士都無法做出的日式拉門,這無疑為本田寅市減輕了負擔,也讓本田家的生活多少有了些保障。日久天長,華江在光明村的名氣越來越大,人們將其與江戶川時代的著名雕刻師“左甚五郎”相提並論,稱其為“女左甚五郎”。

  本田宗一郎的父親本田儀平,出生於1886年。年幼的本田儀平因為遺傳了母親的心靈手巧,所以在15歲時被本田寅市送到了一個鐵匠鋪做學徒。

  5年後,學有所成的本田儀平回到光明村,開設了一家鐵匠鋪,專門打製一些村裡人耕作用的農具和上山所用的工具,此外還有一些廚房用具。

  兒子長大成人讓本田寅市和華江深感安慰,此時本田家雖不算是家道殷實,但也能自給自足,一家人無需再為生計而發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