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的故事 作品

第三十四章培訓戶部官員得收錢

還有一首是“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歲,粒粒皆辛苦。”

“寫的好、好詩文。又是兩首千古奇文。能警醒世人食物的來之不易,不僅體現農人的艱辛。還朗朗上口,哪、那裡的百姓都能認識字和理解嗎?”

“嘿嘿,哪裡的百姓不是每天只能幹四個時辰嗎?其餘的時間都要去學堂學習,要讀書認字,生活充實的很。聽通兒說就是先生太少,他還找過虞老大人,請他邦忙找一些落榜學子到他那去教書、束脩從優。上次香兒去了,都在學堂教了十來天。通兒這孩子,其實也是挺難的。每天都是聞雞起舞,吃過早飯就在家裡唸書。寫東西,辛苦的很,可是又無人能邦到他。您們見過他什麼時候沒事到城裡晃盪過?這孩子苦啊!不然我也不會讓香丫頭去邦他。”

“好,這事朕來邦他。到時送一些落弟書生給他。”

李靖為難道:“不知道他看不看得上,您看他訓導出來的人,個個都有能力。香丫頭隨便在他酒樓找了幾個人去邦我家夫人,家裡的所有工坊、店鋪、事無鉅細,都被管得井井有條,我家夫人現在可清閒的很!”

“是啊!秦錚、處墨兩兄弟,你看現在還見到過嗎?哈哈哈,”李二用指了指李靖。“每天在城裡被你的香丫頭都練上幾遍。通兒真有魅力,把這些孩子統統給治得服服貼貼地。哈哈哈,秦二哥和知節到時還不知怎樣感謝通兒呢!?”

“咳咳”李靖老臉一紅,趕緊岔開話題。

道:“陛下,房尚書想請通兒去戶部教教他的那些人,上個月房尚書見酒樓算帳方法特別好。就請了酒樓幾個人去邦忙。戶部十多個人算了整整一個月帳目還沒理清。他酒樓那幾個人不到三天、就給他整理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還查出了許多問題。”

“哦,還有這事?那就讓通兒去邦忙教教吧!”李二一臉無奈道。

“咳咳,通兒對房尚書說了。教可以,但得給他錢,叫什麼培訓費。咳咳,要給他十萬兩銀子。”李靖差點咳出二口老血繼續道“通兒還說、藝不可賤賣。還和房尚書算了一筆帳。”

“通兒是怎麼和房相算的帳?”

“這是通兒的原話。房伯伯,您戶部有大大小小几百位帳房先生吧?一年朝堂發放給這些人的薪俸就有十多萬兩吧?還帳目不清,用我這方法只需十來個人就給您整明白。您看,十來個人才需多少俸銀?這還一目瞭然,在帳面上還無法做到貪沒。一年這戶部就可把這十萬兩賺回去了。大唐各地有多少掌管銀錢的人呀?一二個月這筆銀子就全節約出來了,以後都是賺的。”

李靖咬著牙花子,繼續道:“陛下,您看這孩子,嗨、真是掉到錢眼裡去了?”

“不不不”李二擺了擺手“通兒說得對。只是這筆錢該怎麼出?”說完陷入沉思。

“二哥”長孫皇后輕聲道:“通兒不是在給朝庭打造兵器甲冑嗎?你看……”

“哈哈哈,還是觀音婢一語提醒了夢中人,我立刻就去傳旨,讓戶部給工部單獨再調拔三十萬兩銀子,送給通兒,通兒給朕送了一個兵器工坊還沒給賞賜。這次一併辦了。”

李二說完匆匆而去,李靖見狀、起身與長孫皇后見過禮後也隨之而去。

“噯、都走了,哀家也該去看看孩子們。”長孫皇后口中喃喃自語道。

正在此時。

“嘻嘻嘻,參見母后。”

“拜見娘娘”長孫皇后見李瀟香和長樂公主翩翩而來。微笑道:

“好好好,都別見禮了。哀家的通兒呢?”

“嘻嘻嘻,通哥哥給我們做了吃食,正在後面跟來了呢!說請母后也嚐嚐。嘻嘻嘻”

“你們這幾個小丫頭,這些事怎能讓我的通兒來做呢?”長孫皇后微笑的指了指長樂公主和李瀟香。

“哈哈哈,伯母別怪她們,我聽伯母說長樂妹妹這幾天胃口不太好,就主動去給長樂妹妹做了幾道開胃菜。正好您也來嚐嚐。”

“好好好,伯母也來嚐嚐我通兒的廚藝,只是這都應該是女子做的事?”

“沒事沒事,這點小事哪能讓我姐姐和妹妹們來做?她們哪纖纖玉手是用來彈琴繡花的。我就是一個粗人,正好做這些事,只要她們開心就好。”

羅通又詭譎一笑繼續道:

“伯母!她們也有事要做喲!我做幾道菜不難,她們要根據這幾道菜各自作出一首詩文來我聽聽喲!”羅通指了指桌上幾道菜笑道。

“不行不行、你這道湯還有雞蛋殼飄在上面,小蔥也沒切碎,蛋黃也沒打散,你偷懶,你先給我們以這道湯作一首詩文來聽聽,打個樣如何?”

李瀟香又耍起了無奈,長樂公主聽後也拍著玉手道:

“對對對,通哥哥,你應該先作一首讓我們欣賞欣賞。”

羅通一臉苦大仇深苦逼的樣子看向長孫皇后:

“伯母、您見過有這樣的淑女嗎?耍起奈來真沒道理可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