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的故事 作品

第九十五章提點張安,當好皇上喉舌

劉氏著急道:

“爹!還是那位公子。這次還是忘憂閣酒樓老闆親自介紹的。這位公子是竇大姐主母的公子,就是世人只聞其名、不見其人的忘憂公子,現在可是駙馬爺了。聖旨早以到洛陽了,上次出門時、安兒曾經給我來過一封書信,說這位忘憂公子本領大的很。去年收服東災厥他的功勞可不小。聽安兒說忘憂公子不願入朝為官,只願為百姓辦些實事。現在朝庭傳出忘憂公子以經被大臣們改名為“白衣神相”了。安兒現在也跟著他這位先生水漲船高,今非昔比了。還可隨時進入朝庭大殿面見皇上呢!父親切莫錯過這次機會啊。”

老者問道:“春兒,你這次見到的真是安兒的先生忘憂公子?”

劉氏跺腳急道:

“父親!女兒也是做了這麼多年的生意人,看人是不會錯的。公子的身邊跟著的就是兵部尚書的千金李瀟香,還有一位就是長樂公主。只是長樂公主是女伴男裝,這次在行船途中、忘憂公子還給她這兩位未婚妻寫了一部話本,並還作了詞曲,錯不了。寫得話本感心肺腑,一般人是作不出來的。彈唱的詞曲那更是天人。女兒還哭了好幾回。這些東西只有忘憂公子才能作的出來。除了他任何人都作不出來。而且作這些好詞好曲時、女兒就在旁邊,公子好象只是信手拈來一樣,那才華恆古只怕也只有忘憂公子一人了。”

老者眼中冒著精光道

“迎春,你現在能不能把爹帶過去見上一見這位公子?”

劉氏堅定的搖了搖頭道:

“這肯定不行。聽竇大姐說,皇上是剛賜婚駙馬。公子都還沒進宮謝恩,就是為了長樂公主能隨公子一同到洛陽來。”

老者疑惑道:

“那這位公子為何如此著急?”

劉氏道:“聽兵部尚書的千金說,這次就是為了早些收羅那些難民,給上半年這段時間沒有收入的人找些活幹。哦,看您把我急糊塗了。去年您女婿張先舉不是說了嗎?公子想在洛陽建一座船廠,公子這回是專程來的。只是公子見那個地方面積特別大,有許多事都想幹,就決定下來了。建瓷器窯口公子本來是想從自己山莊調人過來的,還是女兒爭取過來的。公子說了,還會送給我們家一套新的制瓷技術。女兒也見過竇大姐使用過一些新奇的瓷器,竇大姐也曾經說過,那些瓷器就是她們自己山莊燒製的,特別簡單而且特別漂亮。”

老者咳嗽了幾聲。

“咳咳,迎香哪,爹現在就怕被騙,如果公子不見我,那我們家的所有瓷器都要現銀,不入份子。就這點家底了。”

劉氏焦急道:

“好好好,公子也沒說要您入份子,您帶上我們家的工匠們去幹活、工錢也不會少。這樣家裡的這門手藝不是也不會失傳?您不入份子我家入,反正家裡也用不到銀子。去年大半年先舉就送了四萬兩回來,今年一整年只會多不會少。安兒現在有他先生也不缺銀子花。”

旁邊一位中年人說道:

“妹妹!既然公子不見我們、公子是安兒的先生他總得見吧?父親懷疑這位公子不是忘憂公子、怕被騙。妹妹讓安兒回來一趟不一樣?讓安兒去見見先生、我想這是沒問題的吧?”

“對對對,都是妹妹心急。好、我現在就修書一封,讓安兒回家一趟。”

中年人道:

“修什麼書信?酒樓的竇大姐我看她們傳信比驛站還快,妹妹何不讓竇大姐邦忙傳一個信給安兒?”

劉氏大喜道:

“還是哥哥提醒的好,妹妹這就去酒樓找竇大姐邦這個忙去。”

劉氏說完、匆匆離開趕往忘忙酒樓。

忘憂酒樓內眾人正吃的高興,張安突然來到。

在羅通面前行了一個弟子禮道:“張安拜見先生。”

羅通愣了愣神。道:

“哈哈哈,是張安吶!今天怎麼回洛陽了?是誰告訴你我在這裡的?”

張安恭敬道:“是丹鉛主編告訴學生的,學生以後會常來洛陽。這次主要是採訪賈敦實大人、問問今年是怎樣安置難民的?學生還要在洛陽建一個長安日報的採訪站,包括文稿的採編和銷售。以後還要到各州道去建銷售和採訪站。”

“哈哈哈,好!看來你有的忙了,還沒吃飯吧?來,一起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