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愛與瑰夏不可負 作品

第679章 五行秘境和風雷秘境

 別看他為了領悟“枯榮術”花了幾百年才成功,為了領悟“瘟疫神通”花了幾百年還沒成功。

 但那是因為他之前沒有木靈根啊!

 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若沒有逆天的反重力技術,萬丈高樓也得打好地基才能平地起啊。

 現在有著陰陽木靈根天生道體,他在27歲結丹時就自動領悟了枯榮神通。

 所以,他覺得自己這一世領悟木系、風系和雷系的神通,都會相對而言比較容易。

 在秘境裡道蘊繚繞的環境下,說不定十年就能領悟一門神通。

 見杜祐謙不聽勸,庶務殿主也不能強迫,只好遺憾地搖搖頭,“師叔你站到傳送陣上吧。”

 杜祐謙也不是第一次坐傳送陣了。

 出於謹慎,他還是探出神識仔細檢查了一番,沒發現什麼異常,才站了上去。

 又見傳送陣上有一個方形小孔,正好對應著他手持的玉質印章,便將一枚印章嵌入。

 傳送陣運轉起來,由於杜祐謙現在時空方面的造詣早已與以前坐傳送陣時不可同日而語,所以倒也沒什麼天旋地轉、噁心嘔吐的感覺,很平平常常地就被傳送到一處鳥語花香之地。

 到了這陌生的地方,杜祐謙第一時間先將神識展開到極限探查,確定方圓幾十裡內都沒有強大得可以威脅到他的生物,也沒有埋伏的修士,這才離開傳送陣,開始觀察周圍的環境。

 若說風景之美,杜祐謙可不像地球上那些苦逼的現代人一樣,看到一點自然景觀就興奮得大喊大叫。

 他領略過漠南十萬大山的粗獷,見識過無盡沙海的荒涼。

 見證過那些精心經營的偽福地的山清水秀,也曾御劍在萬丈高空俯瞰那壯闊河山。

 就說萬法宗的景色,也不輸於任何一地。

 不過這秘境中,不但景色美得令人忘俗,更有一種萬物和諧、自然均衡之感。

 既不像野外的環境那樣雖美卻也有猙獰的細節,也不像人工裁剪的花園一樣處處充滿匠氣。

 道蘊,看不見,但此地卻處處道蘊繚繞。

 這萬物和諧、自然均衡之感,正是道蘊所產生。

 杜祐謙信馬由韁,沒有刻意去尋找什麼地方,只是漫無目的地在這秘境中游蕩。

 時而快速通行,時而駐足觀賞一片野花。

 此地的五行十分均衡,充盈的道蘊讓他時時刻刻都有靈感迸發。

 一花一葉,一石一泉,似乎都蘊藏著天地間的至理。

 若是有詩人來到此地,只怕會流下感動的淚水。

 杜祐謙俗氣一點,也沒有那麼多的悲春傷秋,在這環境下,他只是貪婪地抓住腦海中不斷迸發的靈感,從中感悟法則,嘗試參悟神通。

 元嬰真人,早已能辟穀,吸食日月之精華,沐浴天地之靈氣。

 杜祐謙餐風飲露,幕天席地,在這秘境中流連忘返。

 偶爾,他的神識也會捕捉到有其他修士進入秘境,杜祐謙都遠遠地避開,招呼都不打,不願在社交上浪費寶貴的時間。

 很快杜祐謙就發現,這五行秘境中也不是處處自然均衡,也有一些明顯失衡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