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也 作品

29 開水都會涼,何況人心

當年李春芬是全校第一個報到的學生,第一個拖著簡單的行李入住了宿舍。想到以後的四年,作為公費師範生,她有生活費可以領,有免費的房子住,堅強的她知足到哭泣。

四年過得很快,李春芬馬上面臨分配了,居住的難題又來了。

分配去向是中學,可tj市區的學校基本沒有職工宿舍,賴在大學宿舍更是不可能。想要解決燃眉之急,嫁人是個捷徑。

其實就算有地方住,以李春芬馬上29的歲數,找對象結婚的事也算是迫在眉睫了。

在七大姑八大姨,相熟的朋友和同學的熱情幫助下,經過迅速的篩選,武啟晉被選中了。

武啟晉是甘肅人,77屆南開大學中文系畢業後,分配在市政府機關。人長得不錯,脾氣也好,雖然家境貧寒,但他最大的優勢就是有自己獨立的住房。

不久前機關分了他一個夥單(一個單元兩間房,分給兩家住,廁所和廚房兩家公用。)的拆小。

房子只有14平,地點還偏,但有個窩能容身,還是個有一定私密性的窩,李春芬就很滿意了。

李春芬前腳領了畢業證到分配的學校報了道,後腳就跟武啟晉領了證,回到父母那吃了頓麵條,提上簡單的行李當天就入了洞房。

那個時候,李春芬就知道武啟晉的家庭條件很差,但差到什麼地步,她真的相像不到。

武家也是三個孩子,都是男丁。武啟晉是老大。往上倒幾輩子都是務農的,出了武啟晉這樣的孩子,就是祖墳上冒了股青煙。

長子長孫,上了大學,還在大城市娶妻生子當了官,武啟晉就是那塊兒貧瘠土地上的冒出的泉眼兒,他是自家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弟弟以及後來的弟妹、侄子侄女的唯一的,愚公也移不動的靠山,甚至是十里八鄉沒出五服的,見過面沒見過面的人的依靠。

從兩口子加一起100出頭的工資,到月入過千,過五千,福利分房從14平米的拆小,換到30多平的獨單,50多平的偏單,80多平的老三室,武家的生活形式在變,本質卻不變。

十幾年間,武啟晉的工資係數花在了原生家庭,就這樣還要不斷地借債,應付各種突如其來的事故;

他們的家是甘肅某縣某村的駐津辦事處,看病的,找工作的,過來玩玩的,這裡是他們唯一不變的選擇。

李春芬就這樣和一個認識了三個多月就結婚的男子一起承擔起了這份苦難,一擔就是大半輩子。

對李春芬而言,人生沒有目的,只有過程。曾經嚮往的一切,在這個過程中,全部消耗成了虛無。

生活不斷地蠶食著她所有樸素的美,讓她必須現實,必須勢力,甚至必須兇悍。

在和周靈說起家庭生活過往的時候,武政幾次紅了眼眶。他很難忍受母親的性格做派,亦很難對一個飽經滄桑的女人硬下心來。

直到武政的爺爺奶奶過世,武家才算有了自己的家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