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大了 作品

第34章 遼東“海盜”

但無論怎樣,有一件事是確定的,毛文龍被袁大督師給噶了之後,亂局也因此而起,皮島和東江鎮是一輪又一輪的兵變。

毛文龍的老部下中,有降清的,有接受大明改編的,有降清後又降回來接受改編的,有散落民間的,還有落草為寇的。

於六於七兩兄弟就屬於最後一種。二人逃離軍營,落草為寇,盤踞在小島上當了海盜。

最開始,荒島上只有於六於七兄弟和一些同時叛逃的皮島明軍士兵。可是後來,人是越來越多,不斷有人來投奔。

這些來投奔的人當中,多數都是被清軍數次入關時虜到遼東的百姓。

算一算,從努爾哈赤到皇太極,清軍屢犯大明朝的邊境,甚至長驅直入,深入關內,大肆擄掠,明末的廢物軍隊完全不能阻擋。

甚至到了崇禎十一年,清軍在多爾袞、嶽託等人的帶領下,居然一路打到濟南,俘獲了人畜46萬多。

這些被清軍擄走的百姓,或者說叫百姓已經不準確了,這些人被俘虜到滿清的地盤後,基本只有成為奴隸一條路。

奴隸的生活是什麼樣,是個人都明白,別說人的尊嚴了,連生死都不掌握在自己手裡。

不過這些被擄走的百姓並沒有認命,他們聯合遼東的漢人,一直在反抗。

從明末到清初,遼東諸地針對滿清的反抗暴動無數,但清軍勢大,普通民眾小規模的反抗根本撼動不了清廷。

到最後,越來越多的反抗者被清廷殺害,活下來的基本也被逼到了窮途末路,無奈之下只能“下海”,在渤海、黃海的諸多島嶼上藏身,變成了所謂的“海盜”。

在這樣的形勢下,投奔“大海盜”於六於七兄弟的人越來越多,他們的勢力也越來越大。很快兄弟倆所在的荒島上就聚集了幾百人,而且還有不少是拖家帶口的。

平時,島上的人也會捕魚、種地、紡紗,或者從事一些手工業,但他們的“主業”還是劫掠襲擾清軍,並從中獲得給養。

於六和於七通過各種渠道購置了火炮,並改裝出好幾艘戰船,甚至還在島上建設了小型炮臺和防禦工事,逐漸把小島改造成了一個軍事要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