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雪齋 作品

第32章 飛來的釣鉤

 然而,蕭懿、蕭衍兄弟卻倒戈,投向蕭子良的政敵,西昌侯蕭鸞。

 趙安國與王融相交莫逆,趁武帝病重,只有蕭子良隨侍在內宮,皇太孫和蕭鸞都不在宮中,謀劃矯詔擁立蕭子良,並率數百新軍封鎖宮城。

 可惜,由於蕭子良的優柔寡斷,蕭衍兄弟的倒戈,功敗垂成。

 王融與趙安國一同被關入詔獄。

 沒有多久,武帝駕崩,鬱林王蕭昭業即位,開始清算。

 王融託人向竟陵王蕭子良求救,可惜蕭子良戰戰兢兢在自己府中待罪,無能為力。

 趙安國建議王融向成為輔政大臣的西昌侯蕭鸞低頭服軟,以求自保。

 野心勃勃的蕭鸞親自來到詔獄,見政敵已經服軟,願意投效,大度地化敵為友,承諾為王融求情。

 不料新君蕭昭業記恨王融當時阻斷宮門,不讓他入內的囂張態度,必置其於死地而後快,指使御史中丞彈劾王融大逆不道。

 蕭鸞力勸未果,只得來到詔獄,勸王融接受現實,以保全家人不被牽連,並盡力保下趙安國。

 王融接受現實,一言不發受死,年僅二十七歲。

 趙安國雖然保住了性命,活罪卻難逃。

 蕭昭業下令將趙安國施以最不堪的刑罰後,關入不見天日,陰暗潮溼的詔獄地牢。

 蕭鸞只能時時探望,儘量改善他的處境,卻也一時無法將其放出。

 一年後,蕭鸞發動政變,奪取大權,接著篡位為帝,就是先帝,齊明帝。

 大權在握後,蕭鸞第一時間將趙安國從地牢救出,不因他的殘缺而看輕,引為心腹,委以重任。

 時移勢異。

 武帝病危的前一年,預見到朝廷將要動盪,陶仙人辭官,開始了在茅山的隱居生涯。

 江南文風漸盛,當年以武功立身的將門,後人們也棄武習文,成為書禮傳家的文人世家。

 文盛,武衰。

 而南齊數度政權更迭,江湖又怎能置身事外。

 每一次權力變更,一批權貴、重臣的倒臺,都會有一批江湖中人受到牽連。

 新人換舊人,如日中天的江南大俠,雄風猶在的江北大俠,是如今江湖正道的領袖。

 除了遺忘,江湖,也已凋零。

 走到臺階盡頭,推開門,來到夜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