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葉似火 作品

第 28 章 釣魚執法

 談完買賣後,陳雲州邀請夏喜民在衙門中用膳。

 從書房出來,夏喜民留意到路邊壇中鬱鬱蔥蔥的紅薯藤,不禁地多看了一眼:“這是什麼花兒?長得好茂盛,應該要開花了吧?”

 紅薯要不要開花,鄭深也答不上來。

 陳雲州笑著說:“夏員外,這不是花,準確地說這是一種糧食作物,名叫紅薯。紅薯要到夏天才會開花,顏色和形狀跟牽牛花有些相似。”

 聽到這個熟悉的名字,夏喜民大為吃驚:“這就是紅薯?莫非楊大人府中種植的紅薯是從陳大人這兒得來的?”

 看來他跟楊柏川也很熟。

 陳雲州大方承認:“沒錯。眼下我手裡也沒了紅薯,不過這壇中的紅薯已經可以剪藤插種了,若是夏員外不嫌棄,一會兒走的時候剪幾根回去插種。”

 楊柏川把紅薯當寶貝,一根藤都捨不得分給別人,能在陳雲州這裡弄到紅薯藤簡直是意外之喜。

 夏喜民拱手:“那就多謝陳大人了。”

 一行人來到飯廳,桌上已經擺了一桌子豐盛的飯菜,還有兩壺酒。

 推杯換盞後,夏喜民的話匣子也打開了。

 他舉起酒杯說:“陳大人年少有為,不畏強權,為一方百姓做主,夏某實在是佩服,這一杯敬大人。”

 陳雲州舉杯與他相碰:“夏員外過獎了,我也不過是在其位,謀其職罷了。”

 夏喜民哈哈哈大笑:“好個在其位,謀其職,能做到這點已是不易。我夏某人平生所欽佩的人不多,陳大人乃是其一。只是大人得罪了那齊項明,此人心胸狹窄,睚眥必報,不會輕易善罷甘休的。大人既手握重器,不如呈給朝廷,聖上必會龍心大悅,屆時大人也將官運亨通,回京也是指日可待的事,又何懼那齊項明!”

 皇帝未必會多喜歡玻璃鏡子,但他還有一堆大小老婆。女人有幾個會不喜歡這清晰的玻璃鏡子的?

 到時候枕頭風一吹,陳雲州的功勞就蹭蹭蹭地來了。

 陳雲州笑了笑:“不過是些雕蟲小技罷了,上不得檯面。”

 陳雲州知道夏喜民是好意,奈何他腦子裡沒有原主的任何記憶,詩詞歌賦一竅不通就罷了,甚至連原主的喜好都不知道,這一回去若是遇到原主的熟人,肯定要露餡。

 畢竟人哪怕是失憶了,平日裡愛吃什麼,不喜歡吃什麼,有什麼習慣性的小動作等等,這些都是不會改變的。

 還是再等幾年吧,等原主被人遺忘,等原主那些老友舊識去了外地,他再去京城比較好。

 到時候即便有人發現他的變化也可以用時間過去太久,人也是會變化的糊弄過去。

 夏喜民不知陳雲州的顧慮,不贊同地說:“不,陳大人,你低估了這兩樣東西的價值,相信我,這兩樣東西的功勞一定能讓大人升官加爵。”

 陳雲州笑了笑搖頭。

 鄭深見陳雲州這態度,還以為他是在為京城的事傷懷,趕緊舉起酒杯:“相逢既是緣,我敬夏員外一杯。”

 夏喜民也是個聰明人,見陳雲州態度

 有異,便知這裡面可能還有內情,剛才那番話已是交淺言深了,實不宜再多說,也舉起杯子:“當是在下敬鄭大人才是,多謝鄭大人的紅薯藤。”

 喝了酒,他順理成章地將話題拐到紅薯的種植技巧上。

 一頓飯吃得賓主盡歡。

 送走夏喜民後,時間還早,陳雲州和鄭深回了書房商議事情。

 鄭深問:“陳大人,夏員外送來的這五千石糧食怎麼安排?”

 這些糧食其實嚴格算來是陳雲州的私產,因為是用玻璃鏡子換的。而玻璃鏡子的製造方法只有陳雲州知道,執行的劉春父子也是他的奴僕。

 而且這麼多糧食,即便是低息借貸給百姓也借不完,會剩餘不少。

 陳雲州食指輕輕撐著太陽穴,叫柯九拿來廬陽縣的輿圖攤在桌上:“鄭大人,廬陽地廣人稀,南邊很多林子,並未開發出來。但縣裡不少百姓卻沒有土地,只能高價租種地主的土地。”

 近些年,朝廷不斷加稅。百姓種的地,先要交四成的田賦,剩下的還有交三到四成給地主,最後只餘兩三成是自己的,而且種子、農具很多都還是自己出。

 這也難怪很多老百姓辛辛苦苦種了一年的地,最後還是填不飽肚子。遇到災荒年,收成差,搞不好還要欠地主錢,屬實是貼錢種地了。

 朝廷的賦稅陳雲州沒法改變,那就只能往地主的租子上想辦法了。

 可他也不能強制要求地主不收租子或是減免租子。

 陳雲州指著南邊的樹林說:“鄭大人,我想將這些糧食用於鼓勵百姓開荒。凡是願意去開荒的百姓,縣衙免費提供每一畝地二十斤的種子,併為他們提供農具,免五年內的田賦。”

 朝廷一直是鼓勵開荒的,也有優惠的措施,大部分都是免除一定年限的田賦,多在三年左右。

 鄭深詫異之餘又覺這法子不錯:“這倒是可以。不過要防止有些百姓虛報數字,

領取種子農具。”

 陳雲州贊同:“不止要防止他們虛報開荒的土地,領取種子,也要防止地開墾出來後被他人冒領佔據。我提議,若有百姓想開荒,可先到衙門登記要開荒的區域,這樣荒地開墾出來後地契只能是開荒人的名字。為防他們隨意登記大片地區卻不開荒,官府會要求登記的區域今年必須開墾出一半。鄭大人意下如何?”

 “陳大人想得很周到。那明日我就讓人在城門口張貼告示,鼓勵百姓開荒。”鄭深也同意。

 兩人當即擬了相應的條款,次日便張貼在了城門口,因為大多數百姓不識字,官府還派了衙役逐一給大家解說,還有相應的流程。

 百姓們知道官府提供農具和種子鼓勵開荒,而且免除五年的田賦,開荒的土地都屬於自己的,官府還給發地契後,一個個都喜笑顏開,比過年還高興,紛紛跑回去通知家裡人、親戚朋友的。

 這個消息不到兩天的功夫就在全縣傳開了。

 百姓們為這個津津樂道,直呼陳雲州為青天大老爺。

 陳雲州的擁護值又蹭蹭蹭地長了一波。

 而這時候,

 陳雲州正帶著鄭深在百草坡考察他們未來的玻璃廠。

 陳雲州指著百草坡靠北邊緣這片平整的土地說:“鄭大人()?(),

 我想在這建個玻璃作坊?()???$?$??()?(),

 專門生產玻璃。旁邊建一排宿舍()?(),

 供玻璃工坊的人居住()?(),

 另一邊再建一排房子,供付豔她們居住。”

 在旁邊帶路的付豔聽說官府要給她們建房子,兩隻水潤的眼睛亮得驚人,崇拜地看著陳雲州。

 陳大人真好,說是她們的再生父母也不為過。

 玻璃工坊帶來的巨大效益已經顯現出來了,鄭深自是不會反對。他頷首:“大人規劃得不錯,只是僅憑百草坡現在的人手也太少了一點了。要不將縣衙的衙役們拉來幹活?”

 陳雲州搖頭:“不能這樣公私不分。衙役們有各自的職責,況且工坊以後步上正規之後,是需天天報到的,衙役們也不合適。”

 旁邊的付豔趕緊說:“大人,我們姐妹都可以。我們姐妹看過劉大叔他們做玻璃,我們也會了。”

 陳雲州看了一眼她瘦弱的身板,輕輕搖頭:“單你們還不夠,需要一些力氣大的男人來做這個。而且地裡的事還需要你們,還是得從外面招人。”

 付豔保證:“大人,我們力氣很大的,做事也很勤快,你就相信我們這一次吧。”

 “付豔姑娘,非是陳大人不相信你們,而是這玻璃工坊的規模比你們想象的還要大,單你們這些人是真不夠。”鄭深笑著說道,“陳大人,依下官看,還是買一批青壯年男丁吧。咱們這裡既要建房子,又要製造玻璃,若是請外面的人很容易洩露玻璃的製造方法。”

 這倒是。

 陳雲州也沒想過一直保守玻璃的製造方法,只是現在廬陽太窮了,還指望玻璃掙第一桶金,這時候肯定得嚴守玻璃製造的方法,多給他們幾年的時間發展。

 只是陳雲州到底是現代人,對買人多少有些不適應。

 見他不說話,鄭深狐疑:“陳大人可是覺得不妥?”

 陳雲州深吸一口氣:“沒有,就按鄭大人說的辦吧。”

 百草坡以後的秘密只會越來越多,不是自己人還真不放心。只有簽了賣身契,才能保證這些人不會輕易洩露百草坡內的秘密。,就當是與這些人簽了長約,等玻璃製造的方法不用保密後再將賣身契還給他們就是。

 鄭深見陳雲州鬆了口,一邊觀察一邊說:“這裡面還得買幾名懂木工的匠人制做鏡子的框架盒子,還有懂建房子的工匠也得招一兩名才行。”

 陳雲州點頭:“鄭大人考慮得甚是周到。此事便交由大人負責了,有手藝最好,沒有也無妨,最要緊的是人品端正,無不良嗜好,沒有惡行,也沒有案底。至於待遇,每個月給他們五百文的工錢,每日提供早晚兩頓飯食,每月休息四天,可回家探望親人……這些都寫進賣身的契書中!”